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袁國守:單一主題基金忌大注

【明報專訊】踏入新一個財政年度不久,除收到報稅表外,還收到公司每年的評核(Appraisal),上司建議筆者多分享實質的個人投資「行動」,惜如同許多分析員,筆者少買賣,大部分時間都「沒持有所述個股」,故有點「有心無力」。然而,畢竟是投資市場中的「老兵」,敗北的經驗還不少的,或可公開給各位借鏡,免重蹈覆轍。

97年初入股海,筆者自稱「老兵」,斷估「稱職」吧,但無論是股票、債券、外幣、商品及衍生工具,買賣的次數不算多,主因那年代流行「價值投資法」;簡言之,buy and hold(買入並持有),買入後的個股,多數以年計持有。再者,筆者天生膽小,因此多年來選股都是大藍籌為主,如過往曾提及的「初戀情人」中移動(0941),又或表現與指數掛鈎的ETF例如納指ETF(美:QQQ)及盈富基金(2800)等;若然睇淡後市,也鮮沾手沽輪或熊證(更遑論沽期權期指),較多的做法是小注買入反向ETF,例如FI二南方恒指(7500)

當大市連年攀升 不宜冒進加磅

對於炒賣頻密和「揀股至上」的各路高手,可能看不起筆者這類「鵪鶉」。幸,因投資作風傾向保守,多年來在投資市場得總多過失,算是做到年輕時的投資「初心」:每年對抗通脹和自製雙糧。不過,或許受已故資深股評人「曹Sir」(曹仁超)影響,認同他經常提及的「世上無先知」,加上筆者任職財經記者初期,當時的投資版主管不時公開怒罵好些股評人,開口埋口「一如所料」、「一如預期」及「果然」等這類如同先知的豪言,所以筆者只敢跟讀者分享個人的「失敗之作」,盼如同科學家做實驗,即使未見成果,但至少減去其中一個錯的方向。

十多年前,本港市場湧現一大堆主題基金,其一是「水資源基金」,由於工作關係,筆者經常要報道相關新推基金,雖當時已深明「過去表現不代表將來回報」,但基於「博一博」的心態,認購了當時一隻新推的水資源基金,其背後信念是全球可飲用水資源有限,污水處理需求日增,各國水利基建需要維修,惟隨後一年爆發次按危機,該基金未能倖免急瀉,當筆者帳面虧損約兩成便忍痛止蝕離場,若當年不「斬纜」,大約要等6年後才能「平手」。

應細看基金持貨 防股份估值偏貴

汲取的教訓是,當大市連年攀升後,持貨尚可,但不宜冒進加磅;此外,主題基金多屬單一市場/行業投資,概念再好,盈利能見度未必高,風險亦不夠分散,僅宜佔個人投資組合一至兩成比重。同樣重要的是,應細看基金持股,而當年筆者買入的水資源基金,十大持股的估值都相當高,如其中的公用股Veolia Environnement(法:VIE)市盈率達數十倍,至今股價仍只是07年歷史高位66.25歐元約一半,上周五收報30.62歐元。希望筆者過去的「滑鐵盧」,有助各位避開同樣的錯誤投資決定。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