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統計處公布香港4月整體出口按年升11.9%,高過市場預期的7.6%,升幅亦較3月的4.7%有所擴大;進口則由按年升5.3%放緩至3.7%,並低於預期的6.8%。貿易逆差為101.94億元,預期逆差為394億元。政府發言人指月內輸往內地和美國的出口明顯上升,惟歐盟有所下跌;另一方面,月內進口自美國貨值大減12.2%,有學者指企業因中美關係緊張而透過東南亞國家轉運貨品,避免直接輸往香港,以降低地緣政治風險。
按地區劃分,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15.7%,其中內地由3月增加12.1%擴大至21.3%(見表)、馬來西亞升38.4%、越南升22.1%。不過輸往印度和日本的出口按年跌幅擴大。
除亞洲的目的地外,輸往美國的出口有明顯改善,由3月按年跌5.4%轉升17.1%,貨值亦是2022年5月後新高。但輸往荷蘭和德國的出口則錄得跌幅,分別跌24.3%及21.5%。
進口方面,來自部分主要供應地的進口貨值按年錄得升幅,尤其越南升48.8%、韓國升47.9%、新加坡升45.1%。另一方面,來自台灣的進口按年跌19.6%;美國由升4.8%轉跌12.2%。
按主要貨品類別劃分,期內「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出口按年增14.3%、進口升11.1%;至於「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和「辦公室機器」出口分別升11.7%及24%;但兩者進口貨值與3月比較均見放緩,前者轉跌3.3%、後者增幅增放緩至7.2%。
政府發言人表示,4月商品出口貨值按年顯著增長,若外部需求繼續維持,香港的出口表現應會進一步改善,儘管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和偏緊的金融狀况維持更久會帶來不確定性。
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出,企業考慮到中美關係緊張或進一步牽連香港,因此透過搬至東南亞國家的工廠來轉運貨品,避免直接輸往香港,降低地緣政治風險,而進口增長放緩亦或因北上消費及出外旅遊所致。出口方面,美國近期數據反映當地經濟情况有所改善,企業擬增加庫存,相反歐洲經濟持續受鄰近地區戰爭的影響,當地消費疲弱,故上月輸往歐美出口貨值表現各異。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認為,中線而言,內地穩經濟措施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仍有待觀察,其他主要央行或未急於減息,高利率環境或導致外圍經濟前景有下行壓力。歐美對內地製造業可能出現產能過剩表達關注,以及美國對中國部分進口貨品再度加徵關稅,均可能繼續為香港外貿表現帶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