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來發展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實屬好事,但正當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多國大舉投資興建可再生能源發電廠之時,近一年卻竟然多次出現綠電的價格在某些時段大跌,甚至出現「負電價」。這反映了供需失衡、儲電和輸電設施未能同步跟上的問題。
綜合外國媒體的報道,在5月14日,德國的太陽能發電量超過400GWh,創下歷史新高。而在5月14日至23日,這10日間德國的太陽能發電廠在發電時段賣出電力的平均批發電價只是每MWh(兆瓦時)9.1歐元。與非太陽能發電時段的批發電價70.6歐元相比,這價格低了大約87%。據悉,在太陽能發電量達到最高峰的短暫時間,其批發電價甚至曾經變成負數。事實上,過去一年,在歐洲,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廠的批發電價已多次短暫出現負數。而出現這現象的也不止是德國,包括法國、英國、荷蘭、芬蘭、挪威、比利時等共十多個歐洲國家都曾經出現這現象。不過,在歐洲國家當中,德國的經濟體量和太陽能發電量都最大,所以特別矚目,而這種情况亦出現得愈來愈頻繁而已。
由於俄羅斯在2022年初入侵烏克蘭之後與歐洲交惡,切斷了部分天然氣供應,令天然氣在歐洲的價格飈升,歐洲多國遂大舉投資在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等可再生能源設施上,以減低對天然氣的倚賴。2023年5月,歐盟的太陽能發電量,就已經首次超過了煤炭發電量。至於德國,每年的太陽能發電新裝機量亦一直創新高,2021年還只是5.26GW,2022年增至7.19GW,2023年更高達14.28GW。另一方面,俄羅斯在2022年初引發能源危機之後,部分歐洲民眾亦養成了節約用電的習慣。於是,一來一回之下,便令到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在某些季節和時段出現了過剩。
以德國為例,截至2023年底,該國的太陽能總裝機量飈升至81.7GW,比平均需求52.2GW高出29.5GW。因此,在一些陽光非常理想的時段,太陽能發電量便可能會超過需求。尤其是,在德國這些氣溫不太高的西歐國家,用電高峰期是冬季,但太陽能發電的高峰期卻是在夏季,先天上就有一些錯配。
此外,除了水力發電比較穩定之外,太陽能和風力的發電量都是不太穩定。有關歐洲國家只顧大力投資在可再生能源發電廠,卻未有同步的建立相應規模的儲電或儲能設施,以及改進其輸電網絡,令產生的電力可以輸送到距離較遠但較為缺電的工業區。於是,令到在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高峰時段,有些電力白白浪費掉。
至於為什麼那些可再生能源發電廠不索性暫時關機,而要以「負電價」賣出電力呢?據一些業者表示,其實不論是傳統的石化燃料發電廠,還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廠,都極不希望不時的關機和重新開機。有媒體和業者解釋,發電機組就好比每日都產奶的乳牛,而電力就是乳牛每日擠出的牛奶,對於農場(發電廠)的主人來說,即使牛奶價格極低殘甚或滯銷,也必須每日擠出牛奶,然後處理掉。不然,乳牛就會因為「谷奶」而生病,損失反而更大。
發電廠不希望隨便停機,原因就和此有些相似。尤其是當水庫爆滿時,水力發電廠就算是蝕錢,也不得不繼續發電。例如,芬蘭一座新核電廠去年投產之後不久,又出現意料之外的滂沱大雨,令到水力發電量激增,其電價就一度跌至負數。
不過,最後需要解釋清楚,「負電價」並非真的等於歐洲的家庭和企業「用電還可收錢」。因為外國媒體引述的「負電價」,通常都是來自歐洲電力交易所European Power Exchange(EPEX SPOT)的數據。
歐洲電力交易所為13個歐洲國家的發電業者和售電業者(電網)之間的電力交易平台,它顯示的電價其實只是兩種業者之間交易的批發電價(或稱為原始電價),還未計入電網向家庭用戶和企業用戶輸電而收取的費用。而且,實際上,歐洲家庭支付的零售電價,以及歐洲企業支付的電價,往往都是事先已定下,並不太受批發電價周期波動的影響。
但某程度上,可再生能源的「負電價」確實反映了市場供求失衡(包括時段和地區),並且有可能令可再生能源未來的投資放緩,關鍵還是要盡快建立對稱的儲電設施,以及改進比較舊的輸電網絡。
當然,如果歐洲人調整消費模式,例如使用更多電動車來代替燃油車;又或者俄羅斯進一步切斷歐洲的天然氣供應,以及歐洲遭遇極端天氣等等,可再生能源的「負電價」可能很快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