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讀者來信:
近日幫女兒準備嫁妝,發現金價原來不知不覺升了不少,現時是否仍然是投資黃金的時機?另外,近日到某金融機構發現有一種叫做「黃金代幣」的工具,是否值得考慮呢?
近日,黃金價格升勢明顯,重新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注意力。如果從1971年開始算起至今,黃金在過去50幾年升了約60倍,其價格上升幅度比股票市場更大,然而黃金價格並不是平穩上升的,舉例說1980年至2000年便是一個大型區間,沒甚表現;又舉例說2010年至2020年,用了近10年時間才再重新突破前高位。基於黃金是沒有利息的,收益完全來自於「差價」,故上述時段是沒有收益可收取,而人生有幾多個十年可以等待呢?筆者認同黃金有資產配置的價值,但如何判斷「投資好時機」,相信只有水晶球才知道。
雖然沒辦法準確預測金價走勢,但在配置策略上,仍然有一些意見可以供劉太參考。首先,劉太已屆退休之齡,資產配置應優先考慮現金流以用於應付退休開支,基於黃金沒有利息,配置順序理應較後。假設已經有足夠的現金流,舉例說年金或債息等等足以應付退休生活,剩下來的資金是可以考慮配置黃金的,尋求增值以對抗通脹。
另外,雖說黃金是傳統的資產,但金融工具推陳出新,從最簡單的買入金條或金幣之外,還有紙黃金和黃金ETF,以及槓桿式黃金交易或者外國一些金融科技平台流行的「差價合約」等等,可謂林林總總。近年又多了一種新工具,坊間稱作「黃金代幣」,通俗一點說是類似加密貨幣,應用分散式記帳技術及智能合約令黃金交易更加便捷,其好處之一是進一步降低入場門檻,低至一百幾十元也可以買入黃金,從配置角度而言,是更加靈活的選擇。
基於所謂的「黃金代幣」有不同的「款式」,筆者建議劉太先了解相關平台的背景,另外亦值得了解這些產品的設計,舉例說背後是否有實金的支持,如某些黃金ETF背後是有買入實金的,理論上有實物支持,安全性會更高。當然,最重要還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用何種工具。如果是希望比較頻繁的交易以賺取差價的話,具槓桿成分的期貨或「差價合約」是最高效,不過相信不適合劉太,畢竟風險較高。如果是希望配置一定的比例去分散投資組合,比如說佔投資組合的10%,黃金ETF或上述提及的「黃金代幣」等是比較靈活的選擇,且投資門檻低。
如果是打算超長線持有,金條也不失為一個選擇,因為有時候太便捷的網上交易服務、更頻繁的買賣,反而不利長線持有。最後,以上資訊只供參考,有需要的朋友應根據自身情况進一步諮詢相關的專業人士。
理財信箱歡迎來信,電郵:chlung@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