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3個IG內容陷阱要避開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其實,AI工具現在普及且方便易用,製作內容不再只是專業團隊和Agency才能做到的事。不過,最近接到幾個品牌案例,發現內部團隊和一些非專業新手管理下,品牌的IG帳號在沒有預警下整體表現明顯下降。Marketer們開始質疑是不是被AI工具害慘了。我的結論是:好的工具,卻用錯了策略。

Presented by:WAW Creation

重Post熱門視頻的陷阱

大家都知道,短片視頻在各個平台上能夠得到很好的自然觸及率(Organic Reach)。但製作視頻花時間和心血,所以一些小品牌或中小企會「借用」其他社交媒體上的熱門視頻內容,可能加上自己的品牌框框,甚至直接下載重新在自己帳號上載,最多標明出處。這種做法除了沒有尊重原創作者,如果影片有原創者水印,會被官方認出來,影響品牌的IG帳號。有些AI專家或創作者會教導用一些工具半自動化擷取其他熱門視頻再上載,其實這正是Instagram的禁忌。再者,如果視頻超過90秒,就更不要期待會在Explore中得到「寵幸」了。

利誘虛假回應互動的危機

Facebook在2017年已經明確公布Like、Comment、Share、Tag利誘式互動會降低自然觸及率。同一家公司,Instagram怎會坐視不理?不過人類總是犯重複的錯誤,Instagram充斥要求follower Like、Comment、Share、Tag朋友的遊戲,這種假的Engagement,其實Instagram官方一直在關注,最近也直接說明會像Facebook一樣處理。至於運用AI工具在DM中用AI工具(如ManyChat)回應Comment這個灰色地帶,尚未有明確結論。總括而言,品牌和內容創作者在認真製作內容後,也值得多花一點心思設計一個真正的Call to Action。

粗製濫造內容的致命錯誤

重新上載低質素的視頻內容,會直接影響IG帳號的觸及率。隨着AI工具的流行,我看到更多自動生成但質素堪憂的內容。無可否認,短時間內可.能欺騙到官方演算法,但對於品牌帳號來說,這樣真的有幫助嗎?我相信大家也試過作為用戶,偶爾看到自己曾經follow的品牌或帳號post的內容,然後質疑自己是什麼時候加了這個帳號,覺得這個帳號的內容不合心意而直接Unfollow。己所不欲,勿post於人。

這三個只是我看到眾多「對的工具錯的策略」之中的少數。除了AI工具變得更方便,我看到更多誤墮營銷策略陷阱的例子。Marketers應該多留意工具背後策略的運用。最近,我將營銷策略及AI運用的結合推出了一個新的課程「品牌營銷策略 AI 加強版」(https://bit.ly/4aFG5xw),也歡迎大家一起分享經歷和點子。

 

Dr. Bernie Wong

Social Stand創辦人,數碼營銷顧問,大學及培訓講師,電台節目主持

鍾情數碼廣告及內容行銷,自稱社交恐懼又活躍於社交媒體,不愛說話但主持電台節目廿載,廣告營銷課程講師卻鍾情學習新科技新技術,品牌講故佬一枚,日常為品牌做社交媒體內容行銷,在數碼媒體為品牌說故事!

https://social-stand.com

bernie@social-stan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