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機制,於本周三(19日)滿一周年,共有24隻雙櫃台股,推出初期人民幣櫃台總成交曾增至約3.7億元人民幣,佔大市成交比率0.5%,但之後開始回落。分析指過去一年大市成交低迷,加上人民幣貶值等,都影響人民幣櫃台交投,認為要盡快納入港股通、迎來北水才有助交投,中證監早前已宣布支持有關措施,仍待正式通過。
港交所去年6月19日推出雙櫃台機制,首批共有24隻雙櫃台股份,首日人民幣櫃台總成交約1.63億元人民幣,相對相關股份的港元櫃台交易額,佔比約0.6%,佔大市成交比率則為0.17%。之後,人民幣櫃台總成交曾增至約3.7億元人民幣,佔大市成交比率最高約0.5%,其後成交逐步縮減,截至上周五(14日)總成交只有約5100萬元人民幣(見圖1),並降至不足0.05%(見圖2),所有人民幣櫃台證券自開通以來的日均成交額約為1億元人民幣。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連敬涵表示,持有港元的本港投資者,不會轉用人民幣買賣人民幣櫃台。持有人民幣的投資者,就算買賣人民幣櫃台,亦是持貨為主。至於設有莊家制,為人民幣櫃台提供買賣雙邊報價,他認為作用亦不大,莊家只是保持市場流動性,不會落場交易,故若沒有投資者,莊家制都不能刺激成交。而且人民幣近年貶值,亦對人民幣櫃台交投有一定影響。他指出,若讓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買賣香港的人民幣計價證券,預期相關股份成交會增加,但仍要視乎市場氣氛及個別股份表現。
一名高層財金官員認為,本港市場最重要是先發展好人民幣產品的市場基建,當市場需求出現時便有望迎來活躍成交。過去一段時間所見,人民幣雙櫃台股票交投雖未見活躍,但人民幣與港元差價一直維持相對狹窄水平,市場運作暢旺。他相信稍後內地當局批准北水參與人民幣櫃台交易後,省卻內地投資者現時換匯涉及的額外成本(見另文),港幣-人民幣雙櫃台交易有重大增長潛力。
港交所(0388)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樂見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及雙櫃台莊家機制作為一項創新的市場提升措施,推行一年以來運作暢順,增加了香港市場上人民幣產品的選擇,市場普遍對此表示歡迎。目前共有24家上市企業在雙櫃台模式下發行人民幣櫃台證券,並有12家雙櫃台莊家參與提供莊家服務,而每隻人民幣櫃台證券最少亦有5家莊家。
港交所已收到不少上市公司表示有意發行雙櫃台人民幣證券及市場參與者申請成為雙櫃台莊家,亦樂見更多其他地區的投資者對人民幣計價證券感到興趣。港交所亦歡迎中證監早前宣布支持人民幣股票交易櫃台納入港股通,會繼續與內地交易所及兩地監管機構合作推進計劃,努力拓展雙櫃台模式。交易所亦會着力發展及完善雙櫃台模式,同時提升市場處理多幣種產品交易及交收的能力。
中證監4月發布「新五條」,其中包括支持人民幣櫃台股票納入港股通,當時稱內地與港交所已積極開展研究,相關業務方案已初步達成共識。下一步雙方將推動業務方案完善、規則修訂等準備工作,爭取早日推出。
證券商協會永遠名譽會長陳柏楠指出,人民幣櫃台成交數據已反映產品的活躍度,過去一年港股成交低迷,所以他對人民幣櫃台成交低不意外。但他認為,雙櫃台是戰略性舉措,大方向是必須要繼續,並認為將其納入港股通,可提高吸引力,因港股較A股仍有一定吸引力,如配合內地容許減免內地個人投資者經港股通買港股的股息稅,相信效果更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