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騰訊(0700)近年遭南非大股東Naspers「無上限」及有序出售旗下騰訊股份套現後,股份面臨重大沽壓,集團今年回購金額更預告至少翻倍至1000億元,以保股價表現。騰訊將於8月14日公布第二季業績,意味上周五(12日)是進入季績前一個月靜默/限制期(blackout period)的最後一個回購日。分析預期,暫停回購短期內將影響騰訊股價走勢,加上臨近業績期不少股份需暫停回購,或削弱港股近日反彈的動力。
Naspers自2022年6月起執行減持計劃,沽貨量佔每日成交約3%至5%,而騰訊今年以來累計回購金額近564億元,已超出去年全年490億元水平,第二季回購約375億元,較今年首季亦多1.5倍。以上周五為例,騰訊斥資約10億元回購254萬股,佔該日成交金額約9.2%。
本報統計過去6次暫停回購限制期的表現,騰訊股價跑贏與跑輸大市各佔3次,跑贏幅度較跑輸幅度為高,沽壓是否特別沉重暫無定論。
Naspers為騰訊大股東,公司的兩名高層Jacobus Petrus(Koos)Bekker及Charles St Leger Searle,按理亦須在限制期暫停沽貨減持。惟本報翻查聯交所的股權披露文件,發現Naspers於2023年5月17日公布首季業績前的靜默期內,於4月25日披露減持騰訊股權跨越1個百分點至26%以下,而申報減持。分析相信,這是由於Naspers於2022年6月公布了長期每日定量減持騰訊股份的計劃,排除掌握內幕消息下交易有關。
預先公布的自動計劃適用於減持股份,當然亦適用於公司回購。聯交所去年10月發表有關庫存股份的諮詢文件中便加入指引,列明符合特定條件可以放寬限制期回購限制。友邦(1299)今年1月率先宣布轉為自動回購,科網股快手(1024)亦於上周公布,將有不多於60億元額度可用於自動回購,期限由8月8日至2025年5月30日或完成額度時結束。根據上市條例,過去只有在倫敦、紐約雙重上市的股份獲豁免於靜默期回購,包括在倫敦雙重主要上市的匯控(0005),以及在紐約第一上市的阿里巴巴(9988),均毋須在績前暫停回購。
騰訊是恒指第二大權重股,截至今年6月底止權重高達8.22%,亦為回購金額第二大港股。有內媒按Wind的統計數字,截至7月5日,騰訊今年以來回購金額近564億元,僅次於公布上半年回購港股及美股合共近827億元的阿里巴巴(見圖)。五大回購額最大港股中,除騰訊外,另一重磅科網股美團(3690)同未公布自動計劃,而須在季績前暫停回購。
宏高證劵投資經理梁杰文認為,市場已估算到騰訊大股東每日沽貨量,騰訊每日公布回購數據心理上及實際上均可支持股價表現,包括消化大股東沽貨及給予投資者信心。他又指出,近一兩年外資減少流入港股,令股市較為淡靜,不少重磅股份手頭現金充足,均通過回購撐起股價,以及顯示對業務前景的信心,成為支持大市的重要力量。步入業績期除了騰訊停回購,不少股份亦需暫停回購,不排除對恒指表現亦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