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從事免疫性疾病療法開發的生物科技股中國抗體(3681),經年開發用於醫治類風濕關節炎的藥物SM03取得進展。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梁瑞安預期該款藥有望在未來數月邁向商業化,期望為香港生物科技同行帶來示範作用。集團會尋求為開發中的單抗藥擴大應用範圍,並爭取授權費及里程碑費用收入。
梁瑞安早年在中文大學生物化學學士及碩士畢業後,負笈美國耶魯大學攻讀,並加入抗體藥物公司Immunomedic,見證基因經編輯並生產有用的蛋白質促成治療侏儒症方案後,觸發大批抗體公司成立。他回流於香港生物科技研究院任職後,於2002、2003年醞釀開發SM03並着手成立中國抗體,冀為在港眾多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方向,亦希望與同業多些合作。不過他坦言:「開創沒有人做過的新藥,無可比對象參考,往往遭受人家質疑」,亦面對資金制約,要「邊做邊學,走了很多冤枉路」。幸而他們獲恒隆集團(0010)非執行董事陳樂宗為首的晨興早年參與投資。至今SM03在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牀結果顯示具備長效及安全性,他期待在未來數個月獲內地藥監局審批及邁向商業化,並部署申請在港上市應用。
此外,他稱,SM03在治療阿爾茨海默氏症亦具備潛力。另集團已研發專治突應性皮炎的SM17,並在美國完成第一期臨牀測試。他不諱言有藥廠對SM03及SM17表達興趣,不排除集團可藉此賺取up-front fee(授權金)及里程碑費用。他們更開發治療班禿或白蝕症新藥,料有潛力應用於治療腸易激綜合症及糖尿病,並擬探索研發雙抗體新藥。
儘管生物科技股長期研發「燒錢」,梁瑞安卻認為香港適合發展生物科技,相信配合上市規則18A幫助融資及科學園的配套而有不俗發展。中國抗體在研發時會採用「1+1+1」模式,即一項產品商業化、一項進入臨牀測試、一項準備做臨牀,藉此着手成本控制,料今年就算應付以千萬元計臨牀測試費用也會比去年低。
中國抗體已在蘇州及海口設廠,料足夠開首生產兩至三年所需。因應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CDMO)產能過盛,他不諱言為將來降低生產成本,會和CDMO廠商洽商合作。他強調集團價值比在美國上市同行嚴重低估,因此日後或將部分業務作全球化發展,尋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