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歐盟7月向中國電動車徵收臨時進口關稅前,中國電動車品牌6月在歐洲電動車市場的佔比衝上11.1%創新高。根據市場調查機構Dataforce的數據,中國品牌的電動車6月在歐洲的註冊量超過2.3萬輛,是歷來最高,較5月大增72%。在歐洲銷量第一的中國電動車品牌——上汽MG名爵有大量MG4揭背式電動車由經銷商登記註冊,是中國品牌電動車在歐洲市佔率上升的主因。根據歐盟規定,7月5日前註冊的電動車賣給消費者時,可毋須繳付新關稅。
Dataforce指出,6月註冊的MG4,約40%由經銷商搶先註冊牌照,反映這並非健康的市場增長。在臨時關稅實施後,中國品牌電動車能否在歐洲維持增長將有待觀察。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實施的新關稅,除原有的10%稅率以外,上汽(滬:600104)要額外支付37.6%、吉利(0175)要多繳19.9%,而比亞迪(1211)則要多付17.4%。
此外,富豪(Volvo)、寶馬(BMW)和特斯拉(Tesla)(美:TSLA)等歐美汽車大廠在中國生產的電動車,進口歐盟時也會被加徵關稅。
為吸引歐洲客戶,上汽在德國市場推出非常優惠的電動車租賃方案,而比亞迪趁歐洲國家盃舉行期間進行宣傳,以吸引主辦國德國的消費者。
此外,意大利政府為電動車銷售提供的補貼,也是歐洲電動車銷售增長的重要動力。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意大利市場在6月賣出13,365輛電動車,較去年同期增長1倍以上。意大利政府表示,價值2億歐元(約17億港元)的電動車補貼,不用9個小時就被申請清光,其中家庭申請佔六成,企業申請佔四成。
提供市場諮詢服務的TrendForce指出,歐盟向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將推動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海外建立廠房及供應鏈。
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在2024至26年間,中國汽車製造商將在海外有超過14個新能源車廠或生產線投產,主要集中在東南亞、歐洲和南美,當中以比亞迪的海外部署最為積極,例如其烏茲別克新廠已於今年6月正式投產,泰國工廠也於7月開幕,另在印尼、匈牙利和巴西興建廠房。
儘管並非所有海外工廠都瞄準歐洲市場,但擁有海外廠房的汽車製造商所受的關稅影響相對較小。儘管關稅仍可能導致利潤減少或售價上漲,但預計中國電動車品牌的定價仍具競爭力。
此外,歐盟最新的關稅措施是針對純電動車(BEV),卻不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而中國的PHEV技術及生產成本也具有優勢。鑑於歐洲市場的PHEV需求回升,因此中國車廠可能會向歐洲市場加推PHEV車款,以避過BEV的新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