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上周本港在巴黎奧運取得兩金兩銅歷來最佳成績之際,政府亦公布上季GDP按年增長3.3%,按季上升0.4%,均優於預期,惟受外圍美股三大指數全周均下跌逾2%拖累,港股恒指期內亦微跌75點或0.45%。今期封面故事專訪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高級經濟學家吳卓殷及星展銀行(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學家謝家曦分析最新形勢,兩人均認為本港經濟仍面對不少不明朗因素,預料下半年GDP增長將較上半年放緩。把上述本港經濟前景的預測應用於投資市場,吳卓殷比較看好防守力強的公用股,謝家曦則預測樓價下半年仍有調整壓力。
本港政府統計處上周三公布,上季GDP預估按年增長3.3%,高過市場預期的2.7%,與首季2.8%增幅比較亦屬加快,而且是連續六季錄得增長,令人憧憬經濟已經否極泰來。不過,法國外貿銀行吳卓殷上周五在專訪中卻認為,本港經濟仍有不少不明朗因素,並非像上季GDP預估增長3.3%般理想。
吳卓殷首先分析上季GDP預估按年增長3.3%此數據,指這主要反映貿易好轉、淨出口理想,但期內不論私人消費開支及服務淨輸出均錄得倒退,對GDP增長貢獻均屬負值(見圖1)。他提醒,像本港及新加坡等轉口港,GDP數據向來很受貨品出入口數據影響,而由於貨品淨出口向來屬比較波動的數據,令人擔心假如日後本港貨品淨出口表現不如上季理想,而私人消費開支及服務淨輸出繼續下跌,GDP增長亦會顯著放緩。
本港6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299億元,按年跌9.7%,連跌4個月,上季便按年錄得雙位數跌幅。被記者問及何以本港上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僅下跌1.6%,較零售業總銷貨價值雙位數跌幅理想?吳卓殷解釋,原因之一是政府計算GDP的口徑是零售業附加值而非總銷貨價值;原因之二是私人消費開支包括貨品及服務,而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僅反映前者。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估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跌勢或會持續至明年初,吳卓殷認同此預測,指這或會導致私人消費開支未來幾個月繼續按年下跌,不利下半年GDP表現。
另外,根據吳卓殷的統計,本港服務淨輸出上季按年倒退,對GDP增長貢獻屬負值的影響比私人消費開支下跌更大。吳卓殷解釋,本港服務淨輸出主要反映金融及旅遊等兩大行業表現,而金融淨輸出變化不大,問題來自旅遊淨輸出減少,即「香港人外遊消費比旅客訪港消費多」,受到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改變,以及港元匯率高企的影響,此情况料仍持續,故下半年服務淨輸出很大機會繼續按年負增長,即對GDP增長貢獻仍然是負值。
本港上季GDP數據顯示,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上季按年增長6%,較今年首季0.1%的升幅加快,屬亮點之一。吳卓殷分析,對於中國內地及韓國等製造業佔GDP比重高的地區來說,本地固定資本形成增長強勁,意味着製造業增設廠房及機器,對GDP增長貢獻大;但本港製造業佔GDP比例很低,本地固定資本形成上升,主要反映公司擴展業務需要增設電腦及其他辦公室設施等等,對GDP增長貢獻有限。他續說,即使本港上季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增長6%,但與2018年同期高位比較仍下跌雙位數,反映2019年社會事件及2020年疫情後,企業投資信心仍未回復至此前水平。
吳卓殷續說,本港政府統計處上周公布的上季GDP預估數據,是按開支(GDP by expenditure)組成部分來劃分,但其實亦可按經濟活動或行業(GDP by industry)來劃分,政府暫未公布後者上季數據,故他以今年首季有關數據來分析。政府統計處6月20日曾公布今年首季多個行業增加價值按年及按季變幅,當中包括(1)地產業、(2)資訊及通訊業、(3)建造業、(4)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業、(5)金融及保險業、(6)專業及商用服務業、(7)運輸、倉庫、郵政及速遞服務業、(8)進出口貿易、(9)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及(10)批發及零售業。
根據吳卓殷的分析,在今年首季,對於本港GDP貢獻最大的行業為金融及保險業,佔比達22%(見圖2),由此亦可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經濟的重要性,惟有關行業規模與新冠疫情前的2019年比較變化不大,期內錄得增長及對GDP貢獻達21%的是公共行政、社會及個人服務業,這主要反映政府在教育、醫療及其他公共服務開支較2019年增加,而建造業、資訊及通訊業,及地產業規模亦高於2019年,惟也有5個行業規模較2019年下跌(見圖3),而有關行業均屬於聘用員工人數比較多的行業,故即使GDP已連續六季錄得增長,惟很多市民仍感到不到經濟復蘇所帶來的好處。
吳卓殷續說,根據政府向所有在本港公司調查所得的數據,包括已就業及正招聘的工作職位,今年3月底仍低於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底水平約4%,當中,期內政府及建造業工作職位逆市增加約13%,建造業以外私營機構工作職位下跌約6%(見圖4),他認為這反映大多數私營機構疫情至今減少聘用員工的人數,原因是經濟仍有待恢復,他表示:「疫情前香港是愈來愈多人,亦愈來愈多工作職位,人力需求大於供應,所以很多打工仔每年都可以加人工;但疫情後工作職位不單增幅放緩,而且是減少了,所以不少打工仔收入下跌,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亦減少了。」
料今年GDP僅增約2.5% 屬政府目標下限
可以留意的是,稅務局在2019年5月寄出約268萬張個別人士報稅表,而今年5月有關數字回落至約244萬張,相信正好反映吳卓殷上述情况。
綜合上述分析,吳卓殷強調,本港不少經濟活動正在放緩,故下半年GDP按年增長料比上半年減慢,全年GDP料增長約2.5%,屬政府對全年GDP增長預測的下限。
事實上,政府統計處上周公布上季GDP數據時亦提到,展望未來,整體經濟在今年餘下時間應會繼續增長,但由於各方面的不明朗因素,不同經濟環節的表現或會參差:「如果外部需求維持穩定,貨物出口的正面表現應該可以延續。經濟繼續擴張應可為固定資產投資提供支持。與此同時,地緣政治局勢緊張、貿易摩擦升溫,加上美國利率走勢還未完全清晰,可能會對經濟氣氛和活動添加不確定性。至於訪港旅遊業及私人消費,中央政府推出的多項惠港措施、我們大力提振市面氣氛,以及就業收入改善,均會帶來支持,但旅客和市民消費模式改變及港元匯率相對偏強,可能會繼續構成挑戰。」
將上述本港經濟預測應用於投資市場,吳卓殷認為,若目前要投資於以本港業務為主的股票賺錢,選擇並不多,當中,他比較看好收入、盈利及派息相對穩定,並且估值有望受惠於港息跟隨美息下調的公用股。
事實上,雖然恒指過去兩個多月反覆回落,惟中電(0002)、煤氣(0003)及港燈(2638)等公用股股價卻逆市破頂,相關技術分析可見於第21頁「技術取勝」欄目。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