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初創落地拍住上系列
科技園科企專利自動除濕技術
監測青馬大橋濕度減主纜鏽蝕風險

創新科技正在改變各行各業,提升工作效率、安全和競爭力。為了加快科研轉化應用的步伐,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積極連繫創科企業與公私營機構合作,其中園區公司恒澤節能有限公司(SustainE)利用專利的除濕技術,減低青馬大橋鞍座出現鏽蝕的情況,確保大橋結構的穩定,亦減少維修人員高空檢查的風險。

青馬大橋是全球最長行車鐵路兩用懸索吊橋,這條於1997年5月通車的主要交通幹道,日常維修保養非常重要。香港天氣潮濕悶熱,青馬大橋作為臨海建築物,預防鏽蝕是重大課題。

 

可減高空工作風險

負責營運及維護青馬大橋的交通基建管理合約有限公司董事及總經理張富枝表示,「大橋大部分纜索均以包纏鋼絲作為最外層保護;但於大橋最高點鞍座上的主纜是以一條條鋼絲編織出來,因受力及轉向關係,沒辦法在外層加上保護,變相整條主纜完全暴露於空氣之中,而由於橋塔頂部距離地面200多米,日夜溫差及潮濕天氣均令該處空氣水分較多,增加主纜外層鏽蝕風險。」

他續表示:「以往做法是維修人員需要定期爬上橋塔頂部檢查,或進行除鏽工作,加上高空工作增加安全風險,所以我們一直尋求可行方案,解決濕度及高空工作的挑戰。」

 

遙距監測濕度啟動系統

三年前,管理公司選定SustainE的專利除濕技術,該企業一直致力於節能及減排範疇。SustainE總監董少樂工程師指出,「今次針對的是青馬大橋兩個橋塔上的四個鞍座,我們的工程團隊花了四至五個月時間,於鞍座上安裝抽濕系統,並加入IoT物聯網系統,遙距監測鞍座的濕度,並通過無線網絡將有關數據傳輸到控制室。一旦見到濕度升至80%以上,就啟動系統進行抽濕;直至回落至合適程度,系統會自動停止運作以減少浪費能源。」

系統試行三年,張富枝強調確保大橋結構安全十分重要,雖然現時已應用智能除濕方案,但仍然委派人手進行檢測和維修,檢查次數並沒有減少,但整體檢查時間卻可縮減20%。他說:「系統較我們預期更穩定,持續令濕度維持在理想水平,安裝後未曾出現故障,亦毋須特別進行大型維修,我們覺得十分滿意。系統除了百分百達到我們的要求外,最重要是設有可程式化的控制器,能夠根據我們的要求設定參數,設定開關機的條件,在降低濕度水平之餘,也兼顧到用電量,將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減到最少。另一方面,鞍座的面積並不算大,通往鞍座的通道也較為狹窄,大型機器未必能運送到橋塔頂部安裝,SustainE能夠將抽濕裝置體積減至最小,只有迷你雪櫃般大,也是適合作為大橋方案的原因。」

 

抽濕系統獲大學實驗室採用

除了將抽濕系統應用到青馬大橋,董少樂指出,相關系統亦有應用到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及香港科技大學的實驗室,以往公司也曾協助政府及國際學校的室內泳池,以及其他體育設施除濕。「這三年來在青馬大橋收集不少數據,正研究其中的變化,希望日後能加入人工智能來優化最智能的方案,甚至加入人工智能自行操作,進一步減少人手工作的負擔。」

此外,董少樂被科技園公司成熟的創科生態圈吸引,6年前選擇進駐園區,他說:「科學園裏有很多不同類型的公司,可以與我們互相交流;加上科技園公司有各方面的支持,包括商界的網絡,令我們有一個很好的環境,從事科研的工作外,亦更容易找到技術落地應用的場景。」

 

特約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