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公布9月香港對外商品貿易統計,進出口貨值增幅均較8月放緩,與內地進出口趨勢一致。9月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上升4.7%,低於市場預期的6.6%,較8月增速放緩1.7個百分點;進口貨值按年上升1.4%,低於市場預期的2.2%,較8月增速大幅下降6.5個百分點。政府發言人表示,展望未來貿易磨擦升溫和環球經濟不明朗因素,可能繼續影響香港出口表現,不過內地經濟前景改善,應會帶來一些支持。
9月本港有形貿易逆差為532億元,多於市場預期的418億元。經季節調整,本港第三季出口按季下跌2.3%,是2022年第四季以來最弱表現,進口則按季上升1.8%。
按出口地區分類,佔本港出口六成的對內地出口,9月按年上升12.3%,較8月增速放緩0.6個百分點。對美國出口由升轉跌,按年減少2.3%,另外對印度、日本和韓國出口跌幅擴大,分別按年下跌22.9%、6.1%和22.5%。
不過,本港向東南亞出口加速,9月向越南出口按年增加33%,較8月加快6個百分點,向泰國出口按年增加19.8%,較8月加快4.5個百分點。
大新金融集團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指出,本港進出口增長進一步轉弱,反映部分主要貿易伙伴,特別是內地以外地區需求轉弱,以及美國出口倒退所致。歐美計劃對華加徵關稅,出口商在過去數月提前出貨,早前利好因素現時有所減退,歐美再度加徵內地部分貨品關稅,以及美國大選後新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均可能繼續為香港外貿表現帶來挑戰。
9月對內地出口增速放緩,溫嘉煒認為,雖然內地推出大規模穩定經濟政策,能否扭轉內需及整體經濟表現仍有待觀察,不過新興亞洲地區經濟表現強勁,或有助抵消部分負面因素。大新估計,本港今年全年出口或錄得單位數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