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標普料明年內房銷售額最多降一成

標籤:

【明報專訊】內地9月猛招救樓市,樓市「止跌回穩」後,國際評級機構標普最新一份報告指出,密集利好政策將助推高線城市托底全國樓市,2025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降幅將顯著收窄,預計將下降5%至10%,全年銷售額將在8.7萬億至9.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見圖),高線城市和低線城市在2025年銷售額增速將呈現較大的分化。2025年將是政策落地效果的檢驗之年,需重點關注貨幣化棚改、商品房收儲、土地回儲及「白名單」擴圍這幾個政策的力度和落地效率。

低線城市明年料價量齊跌

標普的基準假設下,預計2025年中國GDP增速將達到4.1%,經濟增速的放緩將對居民的購房意願和支付能力構成一定的挑戰,疊加人口因素,影響住房需求。同時預計100萬套貨幣化安置政策將在未來兩年內分批落地,每年落地轉化率為50%,年均釋放4000萬至5000萬平方米的增量購房需求。保障房收儲政策對2025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的刺激作用有限。

在城中村改造政策的托舉下,標普指高線城市銷售面積將出現5%至10%的增長,但其價格仍將有2%至5%的下跌,綜合推動高能級城市2025全年銷售額企穩至增長3%至5%。而低線城市2025年仍將面臨量價齊跌的局面,預計其價格降幅將在4%至6%,而銷售面積仍將縮減8%至12%。

不過標普指出,一二線城市商品房價格企穩或將在2026年達成,但企穩前價格仍將下跌5%至8%。在貨幣化安置等政策托舉下,2025年一二線城市商品房交易額或將先行止跌企穩。

三線及以下城市2025年仍將量價齊跌,銷售額降幅將在15%左右。低線城市樓市供需失衡仍是房地產市場全面企穩的重要掣肘,區域需求不足、高線城市購買力虹吸及收儲落地進度較慢等問題使這一局面很難顯著扭轉。

料內房盈利仍受壓 流動性更緊張

標普續稱,2025年行業銷售額、盈利能力仍將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企業流動性考驗或將持續。簽約銷售額的下滑和價格下跌將進一步擠壓企業利潤規模,並預計2025年房企槓桿水準將繼續走高,流動性緊張程度也將進一步上升,需重點關注非國有企業融資環境的改善情况及其房地產資產的充足程度。

此外,早前另一評級機構惠譽早前發表報告指出,2025年中資房企將繼續面臨挑戰,預測受總成交面積和平均售價將現雙降,跌幅分別為10%和5%,將令明年中國新房市場的銷售總額將下降15%至約7.3萬億元。

內房明年將續面對銷售下跌的困境,並估計國企及民企之間融資條件差異或持續,雖然部分民企如龍湖集團(0960)可利用投資物業組合作抵押貸款,但大部分內房民企融資管道仍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