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明年經濟工作定調,釋出更積極的寬鬆政策信號,為恒指兩日最多帶來1374點升幅。不過,昨日恒指高開656點後,於即市沒有明顯反彈之下,持續下滑,收市倒跌102點,收報20,311點,跌市主板成交2475億元,相比周一大升市的成交2065億元還要多。
除了跌市成交比升市多之外,翻開恒指的小時圖觀察,亦能發現周一恒指大升548點當日,608點升幅是於內地A股收市的下午3時後、即港股交易最後1小時內急升完成。換言之,連同周二開市,大約一個多小時完成了約1400點升幅,然後周二開市幾乎整個交易日、超過5小時向下派發逾700點。
即使恒指兩日合共上升446點,大概可以理解為,跌市派貨的成交比升市買入為多,下跌派發的時間亦遠比升市買入的時間為長,投資者主要利用消息於高位出貨,行為上並不是在收集股份。
於今年9月,港股大型反彈浪期間,升市途中的9月25日亦曾經出現由頭沽到尾的長陰燭跌市;然而,下個交易日的9月26日,隨即高開大陽燭火速破頂。與今次不同的是,9月24日大升(成交2424億元)、9月25日急回(2548億元)的兩日成交相若,而9月24日之前,已累積大約6個交易日的升勢,好友買夠貨兼有一定盈利在手,形勢明顯比本周利好。所以,預期昨日港股急回過後,即使不一定快速打回原形、回撤至恒指升勢起步點的19,800點,後市仍是走反覆格局多於直線上升。
另一值得留意的是,今年10月至今,恒指第三度升抵21,000點後出現大陰燭回吐(見圖),反映投資者較願意於21,000點水平減持港股,大概是以目前形勢,投資者認為恒指21,000點屬略為過高,於是每當指數升至該水平便出現沽壓,即使政治局會議的積極刺激信息,亦未足以改變投資者對港股的觀感。除非市場出現更大的利好變化,否則恒指短期內不容易再度突破21,000點,畢竟政治局會議帶來的政策憧憬及興奮,似乎已經冷卻過來;而部分好友投資者高追了,消耗了購買力,未有盈利在手之下,再入市亦會變得更手緊。
根據《明報》港股數據庫資料,昨日上升股份比例為24.65%,下跌比例為75.07%;股價上升逾3%的股份佔8.05%,股價下跌逾3%的股份佔21.89%。陽燭比例僅8.68%,陰燭比例達91.04%,沽壓屬一面倒。
若細心翻閱《明報》港股數據庫的各個行業,便會發現內房及物管下跌3.7%,為所有行業之中最多。內房股當中,可以看見主要股份中國海外(0688)、華潤置地(1109)、龍湖集團(0960)、融創中國(1918),周二股價回撤的力度均比恒指為大。由於內地房地產行業不景,是近年拖累內地經濟放緩的主因。政治局會議後,內房股升勢打回原形,反映投資者對於會議的刺激信息仍保持相當審慎的態度,認為內地房地產的格局難有改變。政策光環不足以再拉高港股,中線仍是只宜候低吸、不宜高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