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葉創成:本港前景轉佳 基建零售債愈跌愈買

【明報專訊】保證年利率為3.5厘的基建零售債(4286)上周五截止認購,政府公布初步認購數據,認購額約178.5億元,為目標發行額200億元的89.25%,是2011年政府發行零售債券以來首次認購不足。政府發言人表示,最近股市活動如新股上市相對活躍,市場普遍認為未來減息步伐或有所減緩,對市民投資決定有影響,筆者認為,上述解釋亦的確反映部分事實,以筆者為例,上周便將大部分可以動用的資金用來轉為認購熱門新股毛戈平(1318),因此僅小額認購基建零售債。市場現擔心基建零售債下周三掛牌會跌穿發售價,筆者認為這反而屬低吸良機,準備就此愈跌愈買,下文將詳細交代。

是次基建零售債認購不足,筆者認為其中一個政府發言人沒有交代的原因可能是,在公開發售期間、即上周一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將今年度(2024/25)財政赤字估算,由2月預算案時預計的481億元倍增至約1000億元,主要因為資產價格受壓令賣地、補地價收入大幅下滑,9月前地產交投淡靜令印花稅收入較低,以及企業盈利未如預期,利得稅減少。坦白說,筆者因為就千億財赤有疑慮,因此等到基建零售債上周五截止認購日才出手認購,再加上傳媒報道毛戈平招股認購熱爆,故便把大部分可以動用資金轉為認購該熱門新股。

專才湧港 國際學校申請人數回升

不過,筆者本周與一名從外國來港任職的外資基金經理飯敘後,了解到本港經濟環境今年以來其實改善了不少,對千億財政的憂慮又有所紓緩。該名基金經理表示,其子女就讀於本港一所頂尖國際學校,而該校申請入學人數今年回升近兩成,相信是反映不少來自內地以至世界各地的精英來港工作及為子女安排最好的教育所致,由於人才是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推動力,故他預期本港住宅樓價明年可望止跌回穩。

因此,假如基建零售債下周三掛牌跌穿發售價的話,筆者擬像2022年5月政府綠債(4252)掛牌後「破發」一樣,採取逢低吸納、愈跌愈買的策略。另外,筆者過去已多次在本欄表示,買新地(0016)便是對本港前景投信心一票,既然本港前景料轉佳,故上月以每股76元低吸新地後,日後新地股價若跌穿76元,也會考慮分段增持。

[葉創成 創富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