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好些評論認為,港股呈「A股化」,意思是當內地有會議召開,又或有政策出台,大市才炒起,但資金很快便會「散水」,如單看上周表現,可說全然正確。上周一(9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當中提到,明年要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港股當天即以大陽燭收市,重越兩萬關。
至上周二(10日),港股甫開市升上21,000點後無以為繼,最終全日倒跌完場,可見政策消息對大市刺激甚短暫。到上周四(12日),期待已久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市場認為會議內容無驚喜,恒指上周五(13日)插425點,收報19,971點,又再次失守兩萬關。
不過,全星期計,恒指仍有105點進帳,且連升3周,累漲741點或3.9%,似乎又不用太過悲觀,加上聖誕新年長假期將至,基金大戶將陸續放假去,料買賣變得兩閒,因此年底前再跌穿19,000點機會甚微。
展望本周,可以「超級央行周」來形容,因美國聯儲局、英倫銀行及日本央行將齊於本周議息,按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顯示,交易員押注美聯儲本周減息0.25厘的機會率達96%,惟美股上升動力減弱,小心隨時出現較急回吐。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