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匯豐私銀范卓雲:明年環球股票回報表現勝債券

【明報專訊】私人銀行產品多數是個人化,而且有些產品入門門檻都偏高,但不少高資產淨值客戶對該類產品需求殷切。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亞洲區首席投資總監范卓雲表示,市場數據顯示,近年不少企業靠私募市場作為融資,不再公開認購,私人銀行吸引高資產淨值人士成為客戶便是因有不少私募產品選擇,而且該類產品不會在零售市場認購得到。展望2025年上半年,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匯豐私銀)預計穩健的全球經濟前景、不斷擴大的企業盈利增長以及央行同步降息,將繼續為風險資產類別提供良好支持。匯豐私銀預期,環球股票的回報表現將會優於債券,而債券的表現將優於現金。

范卓雲表示:「在銷售收入逾1億美元的美國公司當中,有超過85%是沒有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私營公司。鑑於公司保持私有化的時間較長,因此投資者需要參與私募市場,才能更全面把握具吸引力的增長機會。我們強調對私募股本和私募信貸市場的長期戰略配置,以捕捉公開市場無法提供的投資機會,提高超額回報和分散投資風險。同時,對冲基金提供具吸引力的機會,因為市場波幅和回報差異化應會維持在較高水平,為對冲基金製造有利的投資環境。」

參與私募市場 更全面把握增長機會

匯豐私銀對全球股票持偏高比重配置,對全球債券持中性觀點,並採取主動型短期戰術策略,通過積極挑選債券來創造收益。為了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和貿易不明朗因素,短期戰術性超配對冲基金和黃金以對冲尾部風險和加强多元資產配置,並繼續看好美元。「自2024年初至今,環球多元資產投資組合的回報表現大幅優於現金,我們預計多元資產投資策略的表現將於2025年繼續維持理想表現。儘管美國新政府的政策調整將為全球貿易和當地財稅政策帶來不明朗因素,但我們認為減稅和放鬆監管將對美國資產有利,支持我們偏高比重配置美國股市和環球股票,以及看好美元的觀點。我們增持英國、日本、印度和新加坡股票,因為這些市場具備良好的增長前景和風險回報狀况。」范卓雲表示。

范卓雲補充:「由於市場承險意欲改善降低了避險債券的吸引力,而且債券利差收窄,我們對環球債券持中性觀點,並在利率波動加劇的情况下專注於主動型債券策略。我們預計地緣政治風險和貿易不明朗因素將推動市場對冲尾部風險和分散投資組合的需求,我們對黃金和對冲基金持偏高比重配置,並長期戰略配置私募市場。」她說:「隨着2024年股市估值上升,加上預期環球經濟在2025年溫和增長,投資者可物色盈利增長潛力高於市場平均的公司。我們認為利好的工業和財稅政策,以及人工智能推動的科技創新投資,將支持企業盈利增長。」

多元資產策略受惠多樣化機遇組合

范卓雲表示:「美國和亞洲的工業股有望受惠利好的工業政策。人工智能主導的科技創新和資本開支應可推動環球科技板塊,以及自動化與人工智能、數碼基建和新世代醫藥等結構性投資主題。由科技顛覆而產生的數據主導型經濟帶來龐大的電力需求,支持我們的能源轉型主題。有關發展都需要更多數碼基建,例如高速增長的數據中心,提供龐大投資機會。」

范卓雲指出:「隨着大部分主要央行繼續減息,我們認為現金表現將遜於債券、股票和另類資產,而利率下降亦有助支持各類風險資產的估值。考慮到股票受惠多增長引擎推動,目前股債相關度較低,以及不同股票之間的回報展望存在巨大差異,多元資產策略可受惠多樣化的機遇組合。由於利率波動仍可能較大,主動型債券策略可在短期戰術上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狀况,以在各個市場和板塊當中追尋不同的超額回報來源。」

何偉華:看好高派息優質內地國企等

匯豐環球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北亞首席投資總監何偉華預計,中國內地或會推出更多刺激經濟的財政政策,以應對2025年在環球市場不明朗因素下帶來的經濟下行風險。匯豐預計,內地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將從2024年的4.9%放緩至2025年的4.5%。何偉華稱:「我們聚焦以高派息和增加股票回購以提高股本回報率的優質公司,尋找具備韌性和防守性的回報。市場共識預測,亞洲(日本以外)的股本回報率將從今年的11.5%上升到2025年的12%。亞洲市場的股票回購規模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增加,尤其在日本、中國內地和香港市場。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於10月中為內地商業銀行推出一項特別的再貸款融資工具,以促進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的股票回購。A股回購在2024年創下歷史新高,是2023年總額的兩倍多。」

何偉華稱:「由於日本、中國和韓國的公司管治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預計2025年亞洲(日本以外)的盈利增長將推動7%以上的股息增長,日本的股息增長將在9%以上。新加坡和印尼的股息率高達4.2%,香港和馬來西亞為3.9%,相對全球只有1.8%。我們看好高派息的優質中國內地國有企業、香港的保險、電訊和房地產股,也看好資產負債表強勁但過度超賣的香港房地產開發商。」

明報記者 龍彩霞

[龍彩霞 私銀會客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