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路透社引述消息,中國明年特別國債發行規模將達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創歷來新高,以增加財政政策力度以刺激經濟,並降低明年美國或上調進口貨品關稅對內地經濟的衝擊。
消息人士指出,債券款項將用於支持消費,包括消費補貼、企業設備升級,以及為創新行業提供資金。集資所得的其中1.3萬億元,將支持「兩重」項目,即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以及「兩新」項目,即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發改委本月表示,今年1萬億元特別國債資金,其中約七成用於支持「兩重」項目,其餘用於「兩新」項目。
另消息人士稱,明年逾1萬億元的發債金額,將用於投資「新質生產力」,包括電動車、機械人、半導體和綠色能源,而其餘資金將用於大型國有銀行的資本重組,因為大行面臨淨息差收窄、利潤下降和不良貸款上升的問題。發改委未有回應路透查詢。
3萬億元特別國債發債規模,等於2023年內地GDP的2.4%,月中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提高財政赤字率,確保財政政策等更為有力。路透社早前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內地計劃明年將預算赤字率,由今年預算的3%提高至創紀錄的4%。華僑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謝棟銘認為,發行3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由於中央政府是內地唯一有能力提高槓桿的實體,中央發行債券可視為積極進展,或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增支持。內地今年3月公布,擬連續數年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今年1萬億元已於11月完成發行,資金本月已足額撥付。
內地明年或大增債券供應,帶動長期債價下跌,債息從歷史低位回升,截至下午6時,10年期國債孳息率為1.735厘,較周一上升2.9點子(1厘等於100點子),中美10年期息差收窄1.8點子至2.8755厘,按彭博數據,近日中美10年期國債息差倒掛幅度處2002年以來最大水平(見圖)。
雖然美匯指數回升至108.2水平,不過債息上升帶動人民幣走強,離岸人民幣升60點子(1元等於1萬點子)報7.3019,在岸人民幣升3點子至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