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財新製造業PMI回落至50.5 遜預期

【明報專訊】財新公布12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報50.5,低於市場預期的51.7,雖然連續3個月處擴張水平,但較11月放緩,與官方PMI按月下降走勢一致。9月底內地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提振PMI在10月和11月回穩,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認為,政策效應繼續釋放,經濟總體平穩,不過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內需明顯不足,外部不利因素增加,企業盈利空間被壓縮。他稱12月PMI部分分項指數趨弱,對於政策效果的持續性和有效性需進一步觀察。

財新PMI較官方PMI更反映內地中小企和出口企業狀况,財新報告顯示,12月新訂單指數受惠基礎需求改善、企業拓展業務,連續保持3個月增長,不過增速受外需減弱影響,出口訂單在11月錄得7個月最高增速後,12月陷入收縮。生產指數雖連續14個月保持增長,惟新訂單放緩令增速放緩。

12月製造業平均銷售價格自9月以來首次下降,財新引述調查樣本企業表示,為支持銷售而選擇自行消化成本上升,並進一步下調產品售價,12月出口售價亦有所下降,王喆指銷售價格在過去6個月第四次下降,市場競爭激烈促使企業減價意願增強。

美新政府快上台 企業憂貿易前景

就業方面,王喆指供需連月擴張無助改善就業市場,企業在增聘員工上謹慎,製造業就業指數連續4個月處收縮區間,生產投資品和中間品企業下降尤為明顯,消費品企業就業較穩定。

美國新政府即將上台,或大幅上調中國貨品進口關稅,報告指製造業企業樂觀度降至9月以來最低,雖然寄望未來一年新產品和政策能推動銷售增長,但企業對增長潛力和貿易前景感憂慮,特別是來自美國關稅威脅。王喆表示,生產經營預期指數雖仍在擴張區間,但較11月降3個百分點。2025年外部環境更為複雜,認為應在政策層面提前準備,後續政策需更為傾向增加居民收入和改善民生,尤其要提高弱勢群體消費能力和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