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有投資者問到今年本地樓市及地產股的投資前景,我們對發展商的觀點為中性,看好行業發展可留意信置(0083)。與此同時,受惠樓市交投增加,以及發展商持續以「高佣政策」積極推售貨尾單位,利好以佣金收入為主的地產代理行業,美聯集團(旗下包括美聯物業及香港置業)(1200)值得留意。
先從樓市展望入手,不得不提利率情况,以港元貸存比率去計算,港元貸存比率由2022年10月份,即加息周期時的90.8%,下降至2024年10月份的77.5%。在資金無出路之下,銀行冀減息能提升客戶的貸款意欲,同時也可降低存款成本,因此去年9月至今本地銀行已3度下調最優惠利率。
另外,自2022年底特區政府推出「高才通」計劃吸人才,抵港初期一般選擇租住;計劃至今已接近兩年,租務將陸續到期。在樓價高位回落及樓市全「撤辣」的情况下,相信會吸引相關專才入市。而自2000年起陸續來港的「雙非」家庭小孩,已開始踏入成人高峰期,截至2025年將有近53,000名「雙非」年滿18歲,相信會對本港租務持續帶來正面支持。
只是內地及香港經濟前景未完全明朗,而住宅物業庫存多(截至去年11月底,市場仍然有22,300伙的貨尾單位,令到全新而隨時可銷售的單位數目達3.88萬伙),估計發展商將繼續傾向讓利以求去貨(指新盤定價策略上較為保守,主力處理去庫存問題),今年樓市交投有望增加,但未來樓價難顯著回升。基於此判斷,物業代理或較發展商更具投資操作空間。
事實上,根據去年上半年數據,香港本地住宅物業成交總額下跌0.2%,美聯的收益則按年增長41%。而集團亦已於早前12月17日發出盈喜,指截至2024年11月30日止的11個月未經審核帳目,其錄得除稅前溢利多於3.5億元(作為比較,2023年全年錄得虧損)。集團預期去年全年將錄得權益持有人應佔淨溢利,預期業績得以轉虧為盈,實源於多項因素,包括營運效率化,加上於香港有穩定的市場佔有率,因成功抓緊去年香港住宅物業市場的反彈。針對內地業務,管理層特別提到,自2023年最後一季起實施一系列策略性措施,包括晉升新銷售管理團隊及連串新措施(包括重新定位其業務模式及精簡營運),令相關分部已轉虧為盈。
我們認為,集團的內地業務於樓市未復蘇下已出現盈利,若今年內地樓市靠穩,估計會帶來更多的盈利貢獻。與此同時,隨着本地新盤庫存高企,料發展商持續以「高佣政策」積極推售貨尾單位,一方面利好新盤交投,更特別利好集團業績。由於集團暫時市值偏細,成交亦相對少,較適合進取投資者作適度部署。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其及其有聯繫者並無擁有上述股份發行人之財務權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