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龐寶林:「數碼黃金」比特幣不能超越傳統黃金

【明報專訊】過去我們做投資,要分散風險,黃金是一個非常傳統及可靠的資產,過去ETF發展得非常好,帶動黃金的投資更加普及化。近期美國印銀紙太多,民主黨拜登大花筒,為了將生產鏈搬回美國,對很多企業作出免稅甚至資助,尤其是高端製造的晶片製作,加上民主黨為了要得到選票,作出更多的福利,而且拜登支持烏克蘭打仗,每年支持烏克蘭抗俄武器的資金以數十億美元計算,所以不少央行便增加投資實金。

去中心化不利美元國策

此外,金磚國家希望找其他貨幣或方法代替美元,擔心美元在赤字居高不下的情况之下,未來美元會轉弱,這是全世界的國家及金融投資者所擔心的,因為美國利用美元消耗全球的資源,才可以令美國人過這樣的好生活呢。

這幾年比特幣不斷上升,現在市值大概等於美國一家最大的科技公司的市值涉約3萬億美元,比特幣被稱為數碼黃金,直接威脅傳統黃金。除了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日漸普及,比特幣已經開始透過ETF在美國及香港進入平民百姓家,為更多基金投資者作分散風險的龐大需求,因為傳統基金及對冲基金的市值超過幾十萬億美元,只要有幾個百分點的資金投入比特幣或以太幣,相信已可以令比特幣及以太幣等繼續飛升。加上特朗普今次選舉大勝,其中一個原因是支持虛擬資產,所以近期市場已在揣測比特幣未來是否會加入美國的儲備代替部分實金,美國的退休金「401 K」相信亦可能會分散投資於比特幣或其他虛擬資產。當然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短期似乎反對,不過相信特朗普支持虛擬資產應該是國策,因為美元是非常厲害的金融武器,所以任何有機會代替美元的資產類別,美國都想做領導者以保不失呢。

傳統黃金要善用新興金融科技

傳統黃金亦須學美國一樣,一定要應付全球的改變,美元及黃金已經在全球用了很多年,加上科技的發展例如區塊鏈、smart contract、web 2及3、代幣化(STO),可以將實體資產變成虛擬資產,令成本下降,但是效率及覆蓋面卻非常大,除了24小時可以不斷交易,同時透過科技可以無遠弗屆,交易速度、方便、成本、透明度、可追溯性更是傳統的交易所不能比擬,加上可配合AI。傳統黃金在數碼化之後便可以透過虛擬資產交易,有機會和比特幣在未來競爭,保住大哥的地位。此外,機構投資者、國家銀行和一般散戶都對傳統黃金非常有信心,而數碼實金的發展更可以和所有虛擬資產做配對交易,受歡迎及交易的次數將遠超我們可以想像的。那麼傳統黃金的地位不但可以保持,還有非常宏大的遠景,難怪去年的特首《施政報告》支持香港建立全球黃金交易市場,引領香港金融業繼續在全球領先。

亞洲金融科技師學會主席兼創辦人

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基準學會創辦人

[龐寶林 金科育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