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報告指出,任何大型發展商的財困事件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削弱獲評級發展商的財務實力,增加債券持有人的風險;而本港樓市的穩定性不太穩固,減息預期的動搖,置業者情緒相較脆弱,市場亦面臨供應過剩問題,若再發生大型發展商違約,本港樓市前景將變得不穩定。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Wilson Ling指出,相信大型開發商的高調違約將打擊市場信心,準買家可能會延後置業,若有此情况,2025年一手住宅銷售量將跌至該行基礎預測的2萬個單位的一半左右。在供應過剩、需求萎縮下,本港樓價可能在2025年內下跌5%至7%。
該行指出,本港市場對一些本地發展商的信貸壓力揣測正在升溫,未受評的新世界(0017)已在1月20日及1月23日於聯交所發布公告回應有關公司的營運、財務負債的傳言和猜測,並重申公司業務如常進行,自2024年7月以來已為約 178 億元的銀行貸款進行再融資。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Edward Chan認為,一些未評級地產商的流動性緩衝看起來很薄弱,為了補充流動性,部分公司已向股東尋求注資,或出售資產。然而,股東支持發展商的意願可能會減弱,資產出售談判亦可能會失敗。在這種情况下,一些流動性狀况欠佳的發展商可能會演變成全面的財務困境。
上月在多項負面消息籠罩下,新世界罕有連發兩張公告,重申持續正常開展業務,並繼續與其權益人,包括公司的貸款方以及債務證券持有人,保持聯繫;與此同時指集團一直積極管理財務債務。又謂至通告發出日止,集團已成功就約177.61億元現有銀行貸款完成再融資,並將繼續遵守其現有財務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