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市場繼續發酵DeepSeek效應,恒指昨最多升逾300點,升穿21,000點大關 ,收市再創近4個月高位。科指升近2%,跑贏大市,科指由低位已反彈逾20%,踏入技術性牛市。匯豐環球研究發表報告指出,DeepSeek料成今年中國股市重新估值催化劑,中國與新興市場之間的估值差距將縮小,令外資流入回升。大市成交大增至逾2400億元,創近兩個月最多,但北水淨流入就縮減至約10億元。
匯豐報告指出,DeepSeek的發展引起全球關注,重新確認中國持續創新的能力,相信可誘導市場重估中國股市。目前滬深300指數的市盈率與中國創新指數(China's innovation index)之間相關度較低,僅為0.39,顯示A股市場尚未反映中國不斷提高的創新能力。中國股市估值較新興市場低約20%,較過去20年歷史水平低1個標準差(見圖),但報告認為,這種情况將會改變,中國與新興市場之間的估值差距將會縮小,外國資金流入將會回升。
報告指出,外資在去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後出現約72億美元的淨流出中資股,意味他們已拋售了自去年9月24日以來所購入約68%的資產,相信外資進一步流出空間有限。報告又指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10%關稅在市場預期之內,亦解釋為何中國市場對關稅似乎已「去敏感化」,並認為每增加10個百分點的關稅,只會令滬深300指數成分股淨利潤減少約0.5%。
港股方面,恒指昨低開33點,最多曾跌85點,其後走勢掉頭向上,一度轉升322點,高見21,213點,收報21,133點,升241點,是去年10月10日後收市新高。國指升1.2%、科指彈升1.8%,兩者同創4個月新高。科指由1月13日收市低位4221點計,已累升近22%(見圖),超越低位反彈兩成的技術牛市界線。昨日大市成交增至2463億元,是去年12月10日後最多。不過,北水淨流入只有10.67億元,較上日減少88%,是2月5日後最少。
汽車股表現突出,吉利(0175)飈8%,為表現最好藍籌;小米(1810)、比亞迪(1211)齊升逾4%;理想汽車(2015)急升7.6%;長汽(2333)升5.3%。春節期間內地餐飲業迎來「開門紅」,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1月28日至31日重點零售和餐飲業銷售額按年增5.4%。餐飲股做好,績後獲大行調升目標價的百勝中國(9987)升半成;海底撈(6862)、九毛九(9922)升逾3%;呷哺呷哺(0520)升逾4%(見表)。
據報黑芝麻國際(2533)晶片已被比亞迪採用,股價曾升最多55.5%,一度觸發市場波動調節機而進入5分鐘冷靜期,收市升近38%。
黃國英資產管理創辦人黃國英稱,DeepSeek令市場氣氛好轉,一方面紓緩芯片出口管制問題,其次是市場對「國進民退」憂慮下降,民企「發威」利好市場情緒。同時美國向多國加徵關稅,對面向消費者的美國品牌有一定影響,用家紛紛找尋替代品。預期港股續向好,不排除上試22,000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