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恒生指數上周五上升241點,收報21,133點,主板成交2463億元,交投頗活躍。始終港股估值已反映很多利淡因素,恒指的市帳率只有1倍水平,港股長線走勢似乎穩定下來。
2024年恒指全年錄得上升18%,惟全年走勢仍沒有擺脫「急升、慢跌」的派發格局,反而進入今年第一季,似乎見到「慢升、慢跌」趨勢,以及升跌日子平分春色,反映港股有逐漸好轉的迹象。美國暫緩減息,理應不利中國放鬆貨幣政策,港股仍能回穩,表現勝預期,至少今年已毋須一面倒看淡港股。
根據中央結算系統(CCASS)顯示首10名券商持倉狀况,恒指成分股當中,獲得首10名券商收集的股份數目略見增加,除了年底時見到防守股份如電訊股及內銀股獲得收集之外,近期亦有少數較高啤打的藍籌股獲得收集,近期中芯國際(0981)、比亞迪(1211)急升,財富效應有望延續,港股市場正慢速改善。
慢速改善是否代表港股相對海外股市強勢?又不是,只是拉近了強弱距離。恒指於年初至今上升5.4%,仍未跑贏清一色以傳統股為主的倫敦富時100指數(升幅6.5%),距離要成為強勢股市仍然很遙遠。中國內地經濟困局仍然長期壓抑投資需求,要打破大環境劣勢仍很困難,因此,港股不容易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長期首選。
近期美股跑輸歐洲股市,加上DeepSeek事件令部分資金由美國科技股回流中國科技股。投資者發現,即使中國未來不能成為全球科技「由0變1」的先行者,仍有力以高效低成本發展出自家的人工智能科技,長遠有能力向俄羅斯等盟友國家輸出科技產品,的確,能為投資者增添信心。不過,DeepSeek的出現亦引起美國更大的戒心,未來發展其他AI科技仍然障礙重重。港股整體格局回穩,亦不乏波動性,吸納主流股份毋須心急,等待下一輪調整期低撈更可取。
以比亞迪為例,即使近期股價急升,仍有機會等待調整才吸納。比亞迪上周突然發威,周四、五累升16%,市場憧憬周一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引發樂觀情緒。利好因素反映於股價上,仍要小心潛在利淡因素。
美國總統特朗普早前宣布向墨西哥加徵25%進口關稅,然後暫緩一個月實施,其間將成為美國向墨西哥施壓的時機,以換取對方削減關稅的條件。其中一項條件,不排除是影響比亞迪去年於墨西哥落實建廠計劃的決定。倘若墨西哥單方面中止比亞迪建廠,股價將出現調整。與此同時,特朗普上周五表示,本周初宣布向各國徵收對等關稅,矛頭直指歐洲汽車業。上述因素的連鎖效應亦有可能影響比亞迪進軍歐洲的進度。
市場興奮情緒產生超買效應,便要準備下一輪調整的來臨,無論是美股抑或港股市場,今季等待壞消息時人棄我取優質股,是較佳的策略。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