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袁國守:金價向好 投資組合不可缺

【明報專訊】特朗普重返白宮兩個星期後,即開打關稅戰,上周二(4日)起對中國加徵10%關稅,市場預期會引致美國通脹加劇,當地息口將居高不下。然而,有危亦有機,從投資角度看,通脹升溫,加上大國博弈令避險需求增加,都有利推高金價,相信年內不難升見每盎司3000美元,個人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

關稅戰開打,股市添波動,市場避險情緒升溫,且各國央行大舉「吸金」,刺激金價進一步攀升,上周現貨金一度飈至2882美元,續創歷史新高。回望2024年,受惠美國聯儲局減息、央行「吸金」及地緣政治風險增,金價連番破頂,全年累漲27%。

展望2025年,即使未必如去年般勇猛,但放在面前利好黃金的因素比利淡多,故預料金價仍有上升水位。正如香港黃金交易所主席張德熙所言,受地緣政治、息口下降趨勢及貿易戰等因素持續影響,全球黃金需求熱度不減,現時金價「高處未算高」。他預期,蛇年國際金價將穩步上揚,不排除升穿3000美元水平,而大幅回調概率則相對較低,估計金價上升與下跌概率約為七比三。

基金界亦多睇好年內黃金表現,其中惠理基金ETF業務高級策略師趙善德指出,近期受市場注目特朗普政府政策,引發避險資金湧入金市,農曆新年期間金價再衝破歷史新高。他認為,特朗普政府的減稅及增加國防開支等措施,可能會擴大美國預算赤字,加上對不同國家上調關稅,這可能會加劇通脹壓力,形成推高金價的多重利好。

同時,趙善德稱,隨着發展中經濟體央行繼續實現其美元儲備多元化,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到2025年,相信央行購買黃金繼續是當前牛市的主要催化劑;即使在美元、利率超預期高企的背景下,金價對結構性需求和地緣政治風險的敏感度高於貨幣政策的影響。他補充,強勁的ETF購買量、投資需求、堅韌的亞洲消費需求,以及央行持續購買,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和通脹對冲工具的吸引力應該會維持其牛市行情,該行維持年內3000美元的目標。

若打賭金價還有揚升空間,筆者建議利用黃金ETF,如SPDR金ETF(2840)或在美國上市的GLD,勝在簡單直接,回報緊貼金價升跌。至於金礦股,畢竟是企業,還需同時考慮其經營能力和管理等因素,未必是捕捉金價升勢的最佳工具。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