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ING料美關稅影響華GDP非想像大 全年經濟望升4.6% 或最早4月初貿談

標籤: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月初宣布對中國進口貨品加徵10%關稅,對中國經濟的確實影響市場眾說紛紜。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認為,加拿大與墨西哥很快就芬太尼、邊境問題與美國達成協議,反映特朗普視關稅為談判手段而非目的,相信中美亦可通過談判減緩關稅,料關稅不會出現六成加幅;另邊廂,自上輪關稅以來,內地低端製造業已開始走出海外,他認為關稅對內地經濟影響,最終將較外界預期會削減一至兩個百分點來得樂觀,料僅減慢今年GDP增幅0.4到0.8個百分點,全年內地GDP增長料為4.6%。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去年內地出口按年增長5.9%,為內地GDP增長貢獻1個百分點。ING預期今年內地出口按年增速降至低單位數至持平,宋林指10%關稅難免減少部分對美出口,不過他認為中美在芬太尼等問題可以有合作空間,達成初步協議對彼此皆有好處,他預計談判時間窗口最早在4月初,屆時TikTok出售期限再次到期,美國就2020年首階段貿易協議執行報告料亦會出台。中國於2020年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承諾在2020至2021年增加對美進口,較2017年基準多2000億美元,惟最終未達目標。

稱關稅難避免 惟不會加六成

宋林指出,協議簽署後不久即遇上新冠疫炎疫情,影響內地進口能力,不過2022年後,內地對美整體商品和服務進口回升,其中農產品和能源進口額在協議後一直高於2017年,服務進口亦正在復蘇,只是製造品(manufactured goods)進口受供應鏈去風險、半導體出口限制等影響,一直低於2018年水平。而協議已於2022年到期,宋林認為有機會再有新協議,不過關稅在特朗普經濟理念有重要地位,加上新政府內閣有不少對華鷹派成員,他認為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不能避免,惟預期至少今年特朗普不會落實曾提出全面加徵六成關稅的提議。

華商將續海外設廠再出口半成品

內地廠商因應美國關稅,近年在墨西哥、東盟、東歐等地設廠生產,向當地出口半成品和機器。不過特朗普月初將墨西哥納入加徵關稅範圍,亦有可能向多國進口貨品徵關稅。宋林認為,對內地出口的間接影響要視乎這些關稅如何實施,不過即使短期有邊際影響,但內地在外地製造的產品、針對市場不只是美國,亦有歐洲、中東等地,而且美國擴大關稅也會促進當地與中國加強貿易關係,因此內地於海外設廠、再出口半成品及機器這發展趨勢仍會持續。

人幣料不會刻意貶值抗關稅

人民幣近期因關稅承受貶值壓力,在岸人民幣上月貶至7.33,一度逼近7.35關這16年低位。宋林預期,今年人民幣波動範圍在7至7.4,較市場預期的7.5至7.6偏強,他認為人行不會刻意以貶值抵消關稅影響,因為美國可相應再加關稅幅度,效用不會太大,而人行保持匯率穩定,亦幫助人民幣擴大用於貿易結算,並保持對進口貨品購買力,有利內需。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