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希慎(0014)去年轉賺3500萬元,扭轉2023年高達8.72億元虧損(見表)。經常性基本純利按年增6.8%至19.56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為0.03元。集團在2023年削派息後,2024年維持派息,第二次中期息派0.81元,按年持平,連同第一次中期息0.27元,全年派息維持1.08元。股份昨升4.49%,收報12.58元。
希慎作為銅鑼灣大業主,被問到本港零售及樓市不景氣,主席利蘊蓮認為,現時香港情况「都有少少曙光」,雖然港元與美元掛鈎,令港元強勢,導致旅客外流至日本等地消費,但「(香港)零售都有自己的轉型和靈機」,利園早年已部署轉型提升,配合零售、消費者的轉變,迎合新消費者的需求。
早前深圳重啟「一簽多行」後,利蘊蓮認為市場的「人流餅、消費餅」會一直增長,內地「咁多人咁有興趣落嚟消費,潛力咁豐厚,我哋就要繼續做好自己,吸引佢哋嚟香港,嚟香港就嚟利園區」。希慎執董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稱,重啟「一簽多行」後,旗下商場人流及銷售有良好增長,會繼續提升自己,在大灣區佔一席位。
集團在2024年的寫字樓出租率按年升1個百分點至90%;商舖出租率按年跌5個百分點至92%。集團首席財務總監蔡易霖稱,在市場環境艱難下,去年寫字樓出租率仍達90%,雖然續租租金仍下降,但跌幅已收窄;零售主要受到2023年至2024年有許多商舖裝修出現短暫空置期,令出租率降至92%,但續租租金仍持續上升。
內地方面,集團指「上海利園」項目自收購後進行提升,即使上海市場近年比較困難,但僅一年時間寫字樓出租率已達70%,商場部分僅9個月出租率已逾六成。目前「第一目標是將上海利園打造成為showcase,有好租戶、好管理,作為希慎品牌立足的據點」,往後內地發展需視乎集團財務狀况、周邊經濟環境及有無合適項目。
集團去年淨負債率為31.4%,按年升4.2個百分點,較2024年中期則增1.5個百分點,平均融資成本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