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預計未來5個年度於可持續債券和基建債券計劃,每年發行1500億至1950億元債券。金管局負責執行政府債券計劃,總裁余偉文在《匯思》撰文指出,發債為策略工程融資屬長線投資,也是其他地區常見做法。他指香港政府債券是高質素債務工具,一直深受市場歡迎,本年度(2024/25年度)本港政府機構債券錄約3至7倍認購,相信政府增加發債規模,市場會受落。
余偉文表示,根據當局與不同市場人士溝通,普遍認為香港政府債務水平仍相對低,相比發債的規模,市場人士更關注發債資金用途,以及政府整體財政狀况。本港發債所得資金用於基建投資,非支付政府經常開支,《預算案》同時制訂強化財政整合計劃,加大力度控制政府經營開支及增加收入,均有利於鞏固市場人士信心。
至於發債年期,余偉文指過去數年政府發行短債為主,主要因應市場情况及市民對零售債券需求,不過短債為政府帶來再融資需要,未來5年發債只有約44%可以實質用於基建投資資金,其餘均用於再融資。他指未來落實發債計劃時,為配合一般較長年期的基建工程項目,會根據市場情况和需求、成本等考慮因素,積極探討發行更多較長年期債券,同時為長線投資者,例如保險公司及養老基金提供更多投資選擇。
另外,余表示,未來當局將繼續致力協助政府落實債券發行計劃,並在發債過程中積極與市場人士溝通、強化市場拓展工作,並深化與環球投資者的良性互動,以加深他們對政府財政狀况、發債計劃及香港整體發展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