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連升6周後終斷纜,恒指上周挫536點或2.3%,但整個2月累漲2716點或13.4%,兼連升3個月,「唞唞氣」實屬健康。年初至今計,恒指升逾14%,跑贏全球主要股市,上周五雖瀉776點,失守兩萬三,收報22,941點,但企穩250月線(21,756點)好淡分水嶺,技術上仍可視港股已轉勢。
可是,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預告,明天(4日)將向中國在原先徵收10%關稅上再加10%,市場憂慮中美貿易戰再度升溫,港股於24,000點遇阻力,先看恒指能否重返10天線約23,142點,一旦短期內未能重上此水位,可能進一步調整至22,000點。
雖然全國兩會將於本周二及三(4日及5日)在北京召開,市場憧憬兩會概念股有機會借勢炒作,但熱錢或先避一避風頭,待兩會結束後再入市,加上DeepSeek效應有所減退,故如上周提及,假如重倉甚至做了槓桿,特別是持有近日累升不少的AI概念股,不妨考慮減磅或先行「食糊」,待調整過後才再吸納。
編務方面,今期開始《Money Monday》邀請了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界別)簡慧敏撰寫專欄,簡議員現為中銀香港(2388)總法律顧問,精通銀行、金融、收購和合併、基礎設施投融資等領域,相信她的見解可為各位帶來裨益。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