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兩會提出中國政府擬發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標普全球評級表示,向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注資,可令國有銀行有更佳的流動性,去執行國家政策,對中央政府提出的特定行業領域提供貸款。標普全球評級續指出,措施同時可以為國有銀行提供資金流動性,於關稅逆風之中,去推動國家經濟增長,另亦可為大型國有銀行在盈利能力減弱的預期下,提供資金作緩衝。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Xi Cheng指出,內地處減息周期,銀行盈利能力受限,向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為重要的一步,可緩和銀行內部資本增值能力減弱的影響,同時維持銀行有足夠資本作緩衝,並有更好的彈性推動增長。
標普全球表示,大型銀行為內地擴大支持普惠金融政策的主要執行者,如提供可負擔的借貸利率、按揭貸款利率的重新定價,以及不同的費用減免等,而擬注資的6家大型商業銀行資產總值,佔內地整體商業銀行資產總值的一半,可為內地經濟改革起帶動作用。
Xi Cheng指出,有關注資可提升大型商業銀行資本,銀行可加大貸款並為企業提供資金,相信銀行將使用新的資本優先向普惠金融、先進製造業及綠色能源等領域提供貸款。
標普全球提到,除交行(3328)的貸款增長率,與整體內地銀行同業的平均貸款增長率相若之外,其餘5家銀行,包括工行(1398)、建行(0939)、中行(3988)、農行(1288)及郵儲銀行(1658),其貸款於過去3年錄得強勁增長,惟其餘小型銀行因風險管理和資本管理,貸款增長亦有所放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