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昨日就兩會對中國股票市場影響作分析,指出隨着經濟穩定、通脹輕微上升及政策利好,今年A股滬深300指數的每股盈利有望增長6%。非金融板塊盈利預計由去年倒退4%轉為增長7%,主要受益於名義GDP與非金融A股營收增速的正相關。
金融板塊方面,由保險、證券與銀行組成的組合,盈利預計增長從去年8%放緩至今年的3%,但仍保持單位數增長。孟磊表示,儘管面臨降息壓力,銀行業務增長有望保持穩健。
對於中美貿易摩擦,孟磊指出,對中國商品徵收每10%關稅將對名義GDP造成約0.4個百分點的影響,其中實際GDP佔0.3個百分點,剩餘部分體現於通脹。據過往數據,這對非金融板塊收入會造成0.7至0.8個百分點的下降;而金融板塊則受出口因素影響較小。整體而言,每增加10%關稅對A股的總體負面影響約1個百分點,屬可控範圍。他還提到DeepSeek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長期潛力,認為短期內對盈利影響有限,可能未來兩至三年才看到,反而更多體現在估值變化上,因投資者對AI提升生產力和生活品質有長遠信心。
資金面方面,孟磊指出,各類投資者正加大對中國市場的佈局,尤其科技板塊的估值受到追捧。隨着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強調穩定樓市與股市,以及較寬鬆的財政與貨幣政策,股票市場有望上行。據估計,保險公司今年新增股票投資規模有望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公募基金及社保基金的淨資金流入可能分別為5900億元和1200億元。
孟磊又表示,截至去年底外資對中國配置處於較低水平,隨着中國經濟與消費復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短期內科技板塊將成為主導,相信有助帶動整體資金回流。然而,他提醒,隨着估值快速反彈,最終會見頂,而且當市場活躍成交出現下滑,意味市場情緒降溫,科技板塊的超額表現將逐漸消失。不過,目前市場尚未顯現此類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