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新股女王」撐優化IPO定價 倡改發售價毋須入飛者確認

標籤: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正就新股定價機制諮詢,當中建議擴大現行靈活定價機制,容許上市申請人在招股章程發布後,上調及下調最終發售價最多10%。有「新股女王」之稱的Vistra卓佳董事總經理兼IPO及過戶處總監鍾絳虹表示支持,認為發行人及投行可以較靈活定價。不過,對於建議同時引入需向新股申請人提供opt in確認(可選擇參與安排),她認為會增加流程的難度,應與現行下調發售價最多10%而不需要新股認購人確認的做法看齊。

重新確認增流程難度

根據現行機制,新股在招股章程中定下發售價後,仍可在上市前將最終發售價定為低於發售價不超過10%,而毋須延遲上市或刊發補充招股章程。不過,若要將定價高於發售價,則須先取消首次公開招股,並以修訂後的價格重新推出,同時補充或新增招股章程。

根據港交所諮詢文件,建議容許新股可在毋須延遲首次公開招股時間表下,上調定價不多於10%,以提升競爭力。若申請人行使發售價調整權(向上、向下或同時向兩個方向),該所建議向新股認購人提供「選擇性參與安排」,讓他們在申請表格表明是否有意認購股份。

倘港交所代發行人抽籤 或存角色衝突

鍾絳虹表示,現行做法是定價範圍的下限伸展10%是不需要新股認購人再確認,因為已在招股書內披露清楚,若將來上下限伸展10%,均需要新股認購人重新確認,這樣會增加工作流程上的難度。目前港交所新股電子平台FINI的機制,是要求發行人及其所聘請的代理人即過戶處先做配股抽籤,再等定價確認後,中介即券商安排付款,因為FINI是先分股再付款。如果要新股認購人一一確認,時間上及操作上有可能要多花一天。

她續指出,當然FINI可以改制,例如將配股抽籤的步驟改為由港交所代發行人在FINI機制內分股,但或有角色衝突之嫌,因為過戶處是發行人聘請的代理人,代表發行人為股票結算,而港交所是營運結算平台,並且同時擔任中央結算參與者的總代理人,而中央結算參與者是代表新股認購人去參與新股抽籤。如果港交所代表券商提交新股認購申請同時,又代表發行人抽籤分股,或許會被解讀為不符合目前大環境下提倡的ESG內之企業管治。

稱招股書披露清楚更新條例已可

因此,她認為較合理的做法,就是上限伸展10%,也不需要投資者去重新確認,而是按照現行下限伸展10%的做法,只要在招股書內披露清楚,將定價範圍擴闊,更新相關條例便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