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KGI凱基:香港住宅市場:短期挑戰與長期潛力

【明報專訊】香港住宅市場近年持續下跌引起關注,特別是與亞洲金融風暴的房價暴跌相比,現時市場低迷呈現出截然不同的特徵。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香港住宅價格在6年間下跌70%,主因是港元匯率掛鈎政策導致利率飈升,迫使地產業大幅去槓桿化。目前住宅價格下降趨勢始於3年前,累計跌幅達28%,其成因則包括人口流失、經濟信心下降以及抵押貸款利率上升等多重因素。這些結構挑戰導致市場情緒低迷,但也為未來的復蘇提供了潛在契機。

儘管住宅價格持續下跌,但市場基本面顯示出一定的改善迹象。首先,住宅租金表現強勁,住宅租金上漲幅度介乎高個位數至24%之間。中小戶型住宅的收益率已超過3%,並有望隨着美國減息及租賃需求增長,進一步提升收益率至超越抵押貸款利率水平,吸引長期投資需求回流市場。此外,去年一級及二級市場交易量逐步復蘇,如買家信心進一步恢復,將有利反映行業基本面。至於負擔能力方面亦有所提升,目前按揭供款佔家庭收入中位數比例已由2021年的60%降至40%,使得償還抵押貸款的壓力大幅減輕。更重要的是,香港業主槓桿率保持在低水平,約66%的私人住宅沒有抵押貸款,銀行業的私人住宅單位抵押貸款總價值僅為22%,為市場提供充足融資空間。

市場基本面改善 投資情緒復蘇

人口方面,從2019年至2022年香港人口減少約17萬,但隨着政府推出多項人才計劃,目前人口已超過2019年前。然而,勞動力資源尚未完全恢復,使得家庭收入中位數持續上升,有助於推動置業及租賃需求。同時,香港銀根充裕,基礎貨幣自2008年的5000億元增至目前的1.8萬億元,顯示資金流動穩定。此外,未來供應有限也為市場提供支撐。政府預測未來10年私宅供應約13.2萬單位,每年平均13,200個單位,發展商近年在土地投資方面保持謹慎,使得短期內供應壓力有限。

短期內,住宅市場可能仍面臨發展商消化庫存的挑戰,但隨着庫存正常化,加上租金收益率提升、人口增長及供應受限等多重利好因素,我們相信香港住宅市場前景並非如市場預期般悲觀。美國減息可能帶來抵押貸款利率下降,而投資者情緒改善將進一步刺激交易量回升。儘管目前市場仍面臨不確定性,但基於上述基本面改善及政策支持,我們相信住宅市場的前景不會像市場描繪的那樣黯淡。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KGI凱基 投資根基]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