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港股重上24000 內需股受捧

標籤:

【明報專訊】美股上周五反彈,加上內地「三頭馬車」數據均好過預期,以及內地發布提振消費方案等,港股最多升近400點,惟高位有回吐,收市升幅收窄,但仍能重上兩萬四關,不過,科指就倒跌收市。成交縮減至不足2500億元,但北水流入增至逾百億元。

成交減15% 北水淨買增至逾百億

恒指高開266點,內地公布首兩月工業增加值、零售及固投數據均勝預期,大市升幅擴大,最多升392點,高見24,352點,但其後升幅收窄,午後更縮至只升117點,低見24,077點,收市升185點,報24,145點。恒指連升兩日,累計升682點。國指升0.6%,收報8928點;科指高開低走,收報5872點,跌0.1%。

大市成交減少15%至2448億元,但北水淨流入增加1.4倍至104.8億元,是3月12日後最多。北水已連續第4日流入,累計流入465億元。北水昨淨買入最多的是盈富基金(2800),金額達20億元。

內地發布提振消費方案,內需股上升。泡泡瑪特(9992)升逾6%;周大福(1929)升逾4%;百威亞太(1876)、李寧(2331)升逾3%;百勝中國(9987)、名創優品(9896)升逾2%。

小米放榜前升3.6% 阿里逆市跌

小米(1810)今日(18日)公布業績,昨以全日最高位收市,升3.6%,報55.8元,為表現最好科指成分股,並居成交額榜第二位。美團(3690)及騰訊(0700)升不足1%。阿里(9988)逆市下跌0.2%。理想汽車(2015)績後跌逾7%,為表現最差藍籌。

獨立股評人郭思治表示,港股連升兩日,算暫時喘定,擺脫早前不斷反覆向下格局,惟成交並不配合,只有2000多億元,並不夠動力向上推升,故目前大市屬拉鋸待變格局,「有波幅、沒升幅」。大市要「穿頂」並不容易,故投資者不宜太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