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證監會向持牌法團(下稱法團)發通函表示,近日完成對數家選定法團,於提供首次公開招股(IPO)認購、融資服務時的相關風險管理手法和監控措施,及其合規情况的檢視。證監會指出,相關的選定法團於IPO融資活動中存在缺失,更列出法團於提供新股融資應有的操守標準,同時提供內部監控措施指引,包括恢復向客戶收取最低預付認購金額10%等,意味日後抽新股孖展只能最高九成。
證監表示,檢視發現選定法團向客戶提供新股融資時,主要聚焦於IPO股票的認購額或預期認購率,而非客戶的財務狀况。證監會指出,大部分法團主要基於其預設槓桿比率提供新股融資,該比率由法團經考慮IPO的超額認購額等因素後釐定,但有法團無法提供任何書面理據來支持其融資安排。證監又指出少數選定法團對借孖展認購IPO的指示,收取極低的預付認購資金,並過度依賴公司的資金或信貸額度,以滿足預設資金要求。
於新股孖展融資方面,證監會於指引中表明,法團應向客戶收取,最低相等於其認購金額一成的預付認購資金,變相限制券商於新股孖展時最高可借九成。
此外,該會指有選定法團沒有妥善和及時地,將從客戶收到的認購資金存放於獨立的銀行帳戶內;又指有法團沒有及時地,將從指定銀行或貸款中介人於抽籤流程後釋放。該會提醒,法團應妥善地將認購資金存放於獨立銀行帳戶內,並於一個營業日內將不成功的首次公開招股申請的相關認購資金從獨立帳戶內退回客戶。港交所(0388)昨日向結算參與者發通函,允許參與者為FINI設立不同的指定銀行戶口,以專門用於EIPO款項結算,為分隔不同用途的資金提供更大的靈活性。
另外,本報曾就赤峰黃金(6693)IPO使用內地身分證,以及香港身分證經不同券商認購新股實測,最後均沒識別為重複認購。證監最新於通函中,提醒持牌法團需遵循FINI指定的身分證明文件,其優先次序安排次序要求處理(見表)。此外,通函指明法團需求客戶確認沒有優先次序較高的身分文件,並保留稽查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