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袁國守:歐股今年有望跑出

【明報專訊】好些分析員近日以「蹺蹺板效應」來形容美股和港股關係,即一方升,另一方便跌,反之亦然,這趨勢會否持續至今年第二季,暫難說,且先看本周三(4月2日)美國向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有多辣。除了美股和港股,本港散戶較少留意的歐洲股市,今年首季表現突出,有基金公司認為,歐洲正在崛起,投資機會就在眼前,值得關注。

升了10多年的美股,已成為不少本地投資者的主戰場;港股方面,去年全年反撲近18%,扭轉連跌4年頹勢,加上踏入2025年以來,恒指走勢跑贏全球主要股市,故再次獲得股民芳心。不難估計,目前許多本港散戶的投資組合,同時持有美股和港股;至於歐洲股市,由於過往上落市為主,表現乏善可陳,且持有歐股要面對匯率風險,所以較少本地散戶談論。

德DAX以美元計 年初至今飈18%

不過,多了意見認為美股高處不勝寒,資金因而從美股流出,轉而流入歐洲股市,Euro Stoxx 50指數年初迄今升近9%,折算以美元計,更累漲近14%;德國DAX指數走勢更凌厲,年初至今累升近13%,以美元計,期內飈18%,鮮見的遠遠跑贏美股。眾所周知,多年來歐洲經濟增長緩慢,歐洲央行早前下調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預測,預期今年增幅為0.9%,明年為1.2%,各被下調0.2個百分點。

然而,從投資角度出發,歐股前景並非如斯悲情,基金界亦普遍持樂觀看法。富達國際投資策略董事簡立恆指出,歐元區整體經濟表現仍然較弱,很多國家財政亦有所限制,且美國針對歐盟的關稅等不明朗因素持續,但歐洲股市已反映大部分相關利淡因素,未來市場期待或有更利好消息,例如俄烏戰事緩和、通脹壓力減少、央行持續減息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支持歐洲股市。

施羅德投資上周更以「歐洲正在崛起:無懼錯失機會,機遇就在眼前」為題發表報告,該公司多元化資產增長及收益主管Remi Olu-Pitan表示,歐洲股市正經歷一場顯著的復蘇,2025年至今跑贏美股超過15%,創下2000年以來最大的差距;歐洲政府,尤其是德國,承諾針對國防及基礎建設採取大膽的財政措施,加上美國政治局勢不明朗等因素都帶動了歐洲股市的表現。

當然,投資者最關心的是:歐股升勢能否持續?Remi Olu-Pitan稱,隨着先前被低估的歐洲投資市場信心不斷增強,許多人都選擇「跟着錢走」(「follow the money」);投資者對歐洲股市的興趣大增,雖然其估值仍低於美國,但感覺正開始面臨正面轉變。

施羅德:歐銀行股具吸引力

展望未來,她指出,2025年可能是歐洲投資市場取得突破的一年,當中銀行股現在看來尤其具吸引力,因受益於利潤率提高,並積極回購股份,以提高股東回報;此外,由於基礎建設支出的增加,以前被忽視的小型企業也將蓬勃發展,創造巨大增長潛力。Remi Olu-Pitan還指出,與歐洲信貸相比,高收益的歐洲股票看來是更好的投資選擇。

假如認同富達和施羅德的觀點,歐股當然值得加入個人投資組合中,但翻查市場上多隻國際股票基金的投資組合分配,歐洲股票比重只約佔15%至20%,散戶自行配置資產時,不妨以此作參考。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