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表報告,指內地去年GDP表現良好,幫助內地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包括不良貸款和其他逾期債務)佔總貸款的比率維持在5.1%,好過該行預期的5.9%。不過,今年美國大幅上調中國進口貨品關稅,標普指關稅將對內地經濟造成負累並傳導至銀行,預計未來數年問題貸款將上升,在悲觀預期情景下不良資產比率最高或升至6.4%。
今年首季美國已累計上調中國貨品關稅兩成,標普指出即使未計及「對等關稅」,已預期關稅衝擊或使內地今年至2027年GDP增長平均放緩至4%,關稅對內地出口行業和就業有影響,導致微小企業和無擔保零售貸款產生更多不良債務。現時標普的基準預期,今年至2027年內地商業銀行不良資產比率將在5.5%至5.9%之間波動。
標普稱,在悲觀預期情况,若內地今年至2027年的GDP增長平均為3%,預計內銀的不良資產比率在5.6%至6.4%波動,幾乎回到2022年新冠疫情時水平。若內地在今年至2027年的GDP增長平均可達5%的樂觀預期情况,預計內地銀行的不良資產比率將在5.2%至5.6%之間。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Ming Tan表示,內銀資產質量的壓力將會逐漸往微小企業和無擔保消費信貸方面轉移,不過房地產貸款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資產質量將見略有改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