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蘋果(美:AAPL)在亞洲的生產線面臨大規模的關稅衝擊,昨早段股價挫8.5%,在「科技七巨頭」(Mag 7,蘋果、Nvidia、微軟、Alphabet、亞馬遜、Meta和Tesla)當中跌幅居前,市值即時蒸發2550億美元。
蘋果曾在特朗普政府上屆任期爭取到iPhone等產品獲關稅豁免,但這次未能幸免。雖然該公司早前承諾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但特朗普政府暫未網開一面。由於蘋果幾乎沒有在美國本土生產,令市場憂慮其易受關稅威脅。
雖然蘋果已採取供應鏈「去中國化」措施,將生產逐漸由中國轉移至印度和越南等地,但美國政府最新公布對等關稅也將影響這些亞洲國家。特朗普政府今年上任以來已將中國關稅稅率提升至54%。根據Evercore ISI上月的報告估計,中國約佔蘋果生產能力的80%,約90%的iPhone都在中國組裝。
至於為蘋果生產部分AirPods及iPhone的印度,其關稅稅率達26%。為蘋果生產部分AirPods、iPad、Apple Watch和Mac機的越南,關稅稅率更達46%。正為蘋果增加Mac機生產的馬來西亞,也將面臨24%關稅。同樣為蘋果生產部分Mac機的泰國,將被徵收36%關稅。作為歐盟國家,為蘋果生產部分iMac的愛爾蘭也將面臨20%關稅。
摩根士丹利指出,新關稅將使蘋果每年成本增加85億美元,相當於明年利潤減少約7%。花旗亦指出,如果蘋果無法獲得關稅豁免,並假設蘋果受到累計54%的中國關稅影響,又不轉嫁成本,估計這將對蘋果總毛利率產生約9%的負面影響。彭博行業研究指出,新關稅可能會擠壓蘋果的利潤率,由於消費者情緒低迷,「我們不預期蘋果會提高價格來抵消影響」。對於美股走勢,美國財長貝森特周三晚表示,股市拋售更多是由於大型科技股回調,而不是特朗普政府的政策。他說,這是Mag 7的問題,而不是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政策的問題,大市實際上在DeepSeek宣布推出時見頂,因此現在只是科技股的拋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