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昨於財經事務委員會會議表示,財庫局正推進兩項優化市場競爭力的立法建議,當中包括由證監會建議修訂的《證券及期貨(合約限量及須申報的持倉量)規則(下稱規則),以及實施電子化公開發售認購流程,並目標於今年年中,將兩項建議的相關附屬法例修訂,提交立法會進行先訂立、後審議的程序。
於滿足投資者風險管理的需要方面,陳浩濂稱證監會建議修訂規則,提高以本港三大股票指數,即恒指、國指及科指為基礎的期貨及期權合約的現有持倉限額,他亦提到措施旨於在維護金融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投資者使用工具的彈性。
於電子化公開發售認購流程方面,陳浩濂表示,現時《公司(豁免公司及招股章程遵從條文)公告》,容許公司採用混合媒介要約安排,在毋須附上印刷本招股章程的情况下,分發印刷申請表格。陳續指出,證監會及港交所於去年8月做諮詢,邀請市場就廢除混合媒介要約的建議發表意見,證監會亦建議移除《類別豁免公告》中,有關准許混合媒介要約的豁免條文,以全面落實電子化公開發售認購安排。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提到,就人民幣櫃台交易以人民幣繳交股票印花稅,進行準備工作。陳浩濂表示,政府希望於明年提出立法建議。
陳浩濂亦提到,政府將推進全面上市制度檢討,包括整體審視上市要求和門檻、上市後的持續責任、審批流程,以及市場結構等各個範疇,以期促進和配合更多發行人包括「中概股」在港融資,並吸引更多投資者尤其是耐心資本,和海外長期投資者參與及加大港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