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美國發動關稅戰,影響所及人民幣走勢偏弱,離岸人民幣昨晚紐約交易時段再見新低。當中人民幣中間價昨日跌穿7.2關,定在7.2038水平,較上日中間價,再貶58點子(1元等於10,000點子),並連貶第4個交易日共263點子,是2023年12月底最弱,但同時與市場預測值偏強1259點子,是今年2月中以來最大的偏強中間價。市場過往視人民幣7.2水平為軟紅線的關口,昨日定價出現微妙變化,或反映人行未再如過往般堅守。
隨着人民幣中間價走低,在岸人民幣再見19個月新低,報7.3368兌1美元,較周一收市跌219點子。至於離岸人民幣方面,低見7.3848,再跌約0.5%,跌穿2022年10月低位, 是2008年有紀錄以來新低。兩者走勢同樣持續偏弱。
瑞銀較早前發表報告指出,雖然美國發起徵收對等關稅,已預期人民幣會面對貶值壓力,但並不預期內地會因此積極利用人民幣貶值作為政策工具,去抗衡美國提升關稅的衝擊,料人民幣現時不至有顯著貶值壓力,並維持原來預測到今年底美元兌人民幣於7.6水平。
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匯率策略師張建泰指出,人民銀行允許更多的雙向外匯彈性,來調整加徵關稅後波動的市場,但未改變其維護外匯穩定的立場。展望未來,隨着人民幣中間價突破7.2,為進一步貶值打開大門,7.35的人民幣支撐位已變得不太穩固。對第二季末人民幣的預測顯示,在貿易戰不斷升級的背景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達到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