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期美國開徵「對等關稅」,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料這難免影響一些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企業上市計劃,但內需、科技、針對一帶一路和東盟國家市場、內地重點支持的民企,較少受到美國關稅影響,即使近期市場對新股估值普遍下跌10%至15%,相信無阻其上市意欲。
隨着估值下調,中概股回歸,來港上市會否涉及集資成分,即純以介紹形式上市,歐表示仍待觀望。他認為,港交所在區內繼認可泰國市場後,料有比較多人口的馬來西亞市場,亦可以爭取成為認可市場。香港市場可在雙重第一上市及第二上市簡化,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將「T+2」交收改為「T+1」,以及改善每手股數,料吸引更多外國公司來港上市。
他又稱,現時市場正留意「對等關稅」落地情況,會計業內可幫助客戶業務重組,以及在銀行貸款周轉提供協助,以致開拓不同地區市場方面,業界可協助企業做盡職審查及可行性報告,甚至在香港將來加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RCEP),業界可在相互發展,提升商貿往來效率方面提供支持。
他認為,人工智能發展仍未至於取代人力,反而對IT會計師需求增加,例如以前接工作需10人,當中1至2人為IT會計師,現時增至2至3人,需要協助發掘數據、數據分析及驗證。
他又稱,業界目前面對前所未有的轉型,挑戰包括環球政經環境瞬息萬變、創新科技帶來顛覆影響、人才短缺,以及保持專業水平配合監管要求等。公會擬根據「策略計劃2025」,在促進可持續發展、吸納及培育專業人材、提升國際影響力及推動行業數碼轉型着手。公會今年內擬推出QP專業資格課程階段性證書,另擬擴展與海外會計專業機構互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