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楊智佳:港股暫難轉強 先待關稅戰受累股反彈

【明報專訊】恒生指數昨日收市上升136點,收報20,264點,主板成交4123億元。昨日中午,美國向中國實施總共104%關稅(原本稅率20%+「對等關稅」34%+加碼稅率50%),股市當時仍然下跌,及後中國並沒有即時反制,更發出了白皮書,表明願意通過平等對話,尋求互利合作的路徑。消息算是美國發動關稅戰以來,首項實質的正面消息,消息帶動港股先跌後回穩。

中國願意於這個時刻先釋出善意,更大機會能阻止其他美國盟友因妥協於美國而向中國發動關稅,對整場關稅戰具有關鍵的意義,影響着整場關稅戰的走向。市場正等待美國的回應,假若美國願意對話,環球股市料展開報復式反彈。只能說,事情由荒唐的方式展開,總會有一天向着比較合理的方向進發,理性的一天愈早發生,對股市愈有利。

中國願意啟動談判,投資者便逐步尋找關稅戰紓緩的證據;當形勢逐步明朗化之後,再逐步評估消息對於美國以至環球經濟的影響,不同國家的關稅幅度最終如何落實?有否減稅的路經?中國首先釋出了善意,反映了美國強大的議價本錢,美國似乎不會重視別國的經濟情况,只顧自己於盡量不踏入衰退的情况下,獲取最大的籌碼。上周五美國公布的3月就業數據頗為理想,股市依然大跌,原因是美國短期經濟數據愈好,總統特朗普只會更肆無忌憚向各國施壓,給投資者看穿了。

通脹憂慮升溫 屆時吸優質高息股

未來一段時間,投資者能否押注於關稅戰向紓緩的方向進發?假如答案只能選博與不博的話,筆者的答案是,博。畢竟美國獅子開大口過後,賺取一定籌碼後,總需要理性地打圓場,無謂令市場崩潰得不償失。不過,控制注碼仍是最重要,同時要減少進出,愈複雜的市况,需要愈簡單、愈低難度的方式操盤。

港股背靠中國的特質,令港股難以避開這一場關稅戰的風眼區域,中國釋出善意後,美方仍願意談判作出回應的話,受累關稅戰的股份便有望出現可觀反彈;不過,反彈過後,港股一段時間或難以轉強。從目前情况看,先等待關稅戰受累股反彈,例如阿里巴巴(9988)、蘋果概念股瑞聲科技(2018)、舜宇光學(2382)等等,然後部分資金轉向高股息的防守性股份,例如中移動(0941)等等的中資電訊股,是較理想的中線策略。

關稅戰料影響各國中短期通脹,令減息進度放慢,同時亦會影響經濟表現,對於高息股而言,是一把雙刃劍。當市場對於關稅引發通脹的憂慮升溫,股價偏低,屆時吸納優質高息股仍是不錯策略。

分段吸低殘價股票較可取

昨日本欄提及的萬洲國際(0288),於壞消息之下,甫開市便以低於止蝕價的6.03元開出,反映筆者低估了股價的短期波幅。事實證明於動盪的市况當中,價格每天向着意料之外的方向運行,投資者一方面需要控制注碼;另一方面,手持現金的話,倒不如開始於低殘價分段吸納股票,算是不可測的市况當中,較可取的做法。

[楊智佳 還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