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內地3月CPI跌0.1% 連續兩月通縮 核心CPI升0.5% 分析:關稅加劇產能過剩續壓物價

標籤: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3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按年下跌0.1%,連續第二個月陷入通縮,並低於市場預期的持平水平。ING銀行分析指出,美國加徵關稅將加劇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引發的價格競爭將令非食品價格持續受壓,同時目前支持消費政策對提振物價成效有限,故將今年全年CPI預測由升0.7%下調至0。

明報記者 黃志偉

從食品價格來看,3月份豬肉價格按年上升6.7%,但鮮菜、牛肉及羊肉價格則持續下滑,分別下跌6.8%、10.8%及5.4%,拖累整體食品價格表現並同時拉低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按年升0.5%,較2月的跌0.1%有所改善。非食品類價格方面,交通工具價格按年跌4%,通訊工具雖按年升1.4%,但已連續3個月按月下跌;而租賃房房租按年跌0.1%,亦是連續第12個月錄得下跌。

分析:以補貼鼓勵消費 提振物價有限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解讀3月數據,指出從邊際變化來看,提振消費需求等政策效應進一步顯現,核心CPI明顯回升,供需結構改善,價格呈現一些正向變化。不過,ING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宋林發表報告認為,隨着針對美國農產品的新關稅開始生效,食品價格可能面臨上行壓力。目前還不確定中國是否能夠從其他地區購買這些進口產品而不會出現價格大幅上漲。至於非食品價格則可能持續受壓,因為美國加徵關稅將加劇產能過剩問題,出口商需尋找新買家,勢將加劇價格競爭。他亦提到,目前的政策支援主要集中在「以舊換新」方案,透過補貼形式鼓勵消費,對整體物價提振有限。若政策能擴展至一般消費券、提高最低工資或調整稅級,或更有利於通脹回升。鑑於首季通脹低於預期,以及新關稅將加劇產能過剩與價格競爭,該行將今年CPI預測從按年升0.7%下調至0%。

PPI降2.5% 連續30月下跌

事實上摩根大通日前亦發表報告指出,關稅風險上升和出口受到打擊往往會增加國內通貨緊縮壓力。即使有額外的財政政策支持,供需失衡問題在可預見的未來仍會加劇。該行亦將CPI全年預測由增長2%下調至跌0.3%,即至通縮水平。彭博經濟研究指出,雖然全國人大在3月初公布的刺激措施應該能起到提振作用,但目前尚未看到明顯效果。至於3月份CPI通縮較2月(-0.7%)略為緩解,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數較低所致,而非內需回升所驅動。另中國3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亦未見明顯改善,按年下降2.5%,為連續第30個月下跌,亦遜於市場預期的跌2.3%。董莉娟表示,PPI下跌主要受季節性、國際投入的因素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