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熱潮持續,而身為AI發展基礎之一的算力續成兵家必爭之地。商湯(0020)聯合創始人兼集團副總裁、大裝置事業群總裁楊帆表示,目前商湯旗下算力已超過23,000 Petaflops(千兆次浮點運算),見及市場對算力的需求仍較大,公司也會不斷擴大算力規模,未來兩年公司算力規模增速按年會有高雙位數、甚至三位數的按年增幅。
去年底商湯重組並建立「1+X」架構,其中「1」即指生成式AI相關業務,包括提供算力等AI基建能力的大裝置事業群等,冀打造高效、低成本、規模化的AI基建。楊帆指出,近兩年市面上單一運算任務所需成本快速下降,但數據中心就仍屬稀缺,與此同時需求特別是推理需求的總量正快速上升,公司預期未來兩三年相關需求都將快速增長,故仍在算力建設上投入資源。他坦言過去幾年「前期投入非常巨大」,但相信長遠能獲得合理回報。行業應用場景方面,他認為近年崛起的具身智能機械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AIGC)均對算力有較高程度需求。
不過,大國AI競爭下晶片出口受限,過往商湯管理層亦曾坦言,內地AI業界的研發及運算進程均因此面臨挑戰。楊帆表示,目前商湯AI基建使用的晶片,就品牌而言,仍以Nvidia(英偉達)(美:NVDA)的居多。不過,有見內地國產晶片技術近年進步速度較快,性價比也有提升,他指出,公司也正與華為昇騰、寒武紀等國產晶片商業化合作,而過去3年間商湯使用國產晶片的比重也逐年上升,目前則已實現國產晶片集群的規模化商用。具體而言,楊帆表示,公司正運用技術手段,根據不同國產晶片性能,針對客戶需求優化運算任務分配情况,並令大規模國產晶片集群的算力有效利用率達80%,高於市面上的一般程度即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