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繼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不排除勒令中概股由美股退市的選項後,再有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考慮由即將上任的美國SEC主席處理中概股退市問題,再令市場關注在美上市中概股前景。本報統計發現,自1月底DeepSeek人工智能(AI)熱潮帶動以科網股為首的中概股,年初以來在港股交投大旺,相對美股,相關股份在港成交佔總成交比例大增,個別股份更逼近法規要求回港雙重主要上市的界線。
根據港交所(0388)《上市規則》,若於香港第二上市的海外發行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於港上市的股份成交額,佔全球總成交額55%或以上,港交所即視該股份永久轉移於本港市場,其上市地位將轉變為主要上市。
撇除已在港雙重上市的中概股,主要兩地上市中概股中,以網易(9999;美:NTES)首季港股成交額最活躍,佔全球總成交額52.5%(見表1)。網易港股今年首季成交額712.35億元,較去年第四季約660.76億元升近8%;與此同時,網易美國存託股票(ADS)成交額於今年首季644.49億元,較去年第四季減少近4%,令網易港股成交額與全球總成交額佔比,由去年第四季的49.7%,升至今年首季的52.5%。若網易港美股成交此消彼長勢頭持續,港交投比例再升約兩個百分點便觸及轉移回港主要上市的界線。
目前仍為第二上市的攜程(9961;美:TCOM)首季港股成交額,較去年第四季按季升近13%。另首季港股成交額與全球總成交額佔比為43.6%,較2023財年及去年財年的24.5%及35.1%大幅上升。
在一眾大型中概股中,除理想汽車(2015)、小鵬汽車(9868)及百濟神州(6160)甫回港上市即選擇主要上市外,至今只有百勝中國(9987)及阿里巴巴(9988)選擇由第二上市轉為在港雙重主要上市。
港交所指引列明,海外發行人其上市地位變更後,所有因原先第二上市地位,而適用的豁免不再適用,而公司須遵守所有適用於雙重主要上市,或主要上市海外發行人的《上市規則》規定,以確保完全遵守有關規定。
港交所網站顯示,第二上市發行人自動豁免的《上市規則》包括,若干持續披露規定,如控股股東質押的股份、股份回購及為聯屬公司提供財務資助及作出擔保等。指引亦提到,海外發行人將有一年的轉移寬限期,令公司完全符合《上市規則》規定,限期為港交所發出轉移通知起計算。
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伙人歐振興表示,海外公司若於香港第二上市、於美國為主要上市,部分資料只需於主要上市地的交易所披露,於香港披露部分資訊則可。而若公司於香港轉換作主要上市,過去因豁免而不需遵守的規定,亦需重新遵守,變相需在本地公開披露更多資訊。歐振興提到,海外上市公司於香港由第二上市轉換至主要上市,其最實際的分別在於可加入到港股通內,令內地投資者買入公司股票,增加股份的流動性。他亦提到,除於港第二上市公司因於香港交投量增多,有可能觸發轉移至港主要上市界線外,若港股市場暢旺且流通性高,他相信或會有更多中概股回歸到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