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網站
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袁國守:谷消費措施料出台 內需股值博

【明報專訊】中美「拳來拳往」,全球股市驚濤駭浪,穩健型投資者暫不應輕舉妄動,持有現金保留實力為上,其他資產方面,可考慮揸黃金避險。若敢於冒險,志在短炒,則不妨重新吼實科技龍頭和內需股,因前者彈力夠,後者則有望受惠內地或快將推出的谷內需、穩經濟措施。

近日傳媒不怕無新聞,因天天上演劇力萬鈞的攻防戰,說的當然是中美貿易戰,上周三美向華商品徵104%關稅後,中方亦不示弱,如外交部和商務部所言「奉陪到底」,上周四對美國商品關稅稅率調升至84%。中國反擊,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是「對世界市場缺乏尊重」,故隨即再將對華關稅進一步提高至145%,上周四生效;至周五,中國再度出手反制,對美進口商品關稅由84%提高至125%,上周六起生效。全球兩大經濟體碰撞,環球股市自然遭殃,連番暴瀉,但除了中國之外,特朗普暫緩其他國家關稅90天,一度刺激全球股市反彈,納指上周三單日大漲12%,但至周四又急挫,跌逾4%,可見全球股市異常顛簸。

黃金具避險功能 值得買入

儘管環球股市上周中曾極速反撲,惟目前熊市了,暫時少做少錯為妙,尤其是投資作風偏向保守的散戶,現時保身家最重要,揸多點現金無妨,比重可佔個人投資組合一半,留待日後再戰。現金、定存及貨幣基金以外,過去一年價格累升逾三成的黃金,持續發揮避險本色,值得買入或繼續持有。

參考瑞士寶盛新世紀思維研究部主管Carsten Menke的分析,若撇除近日市場波動,純粹從基本面分析,黃金的結構性牛市自兩年前央行的購買潮下開始,現時則因貿易衝突及相關增長風險而獲得周期性催化。他指出,隨着周期性催化因素加持,該行更加堅定看好黃金前景,特別是考慮到貿易衝突實為全球多極化的具體呈現,而這種地緣政治格局轉變正是驅使各國央行增持黃金的核心動力。

除了黃金,一個保守或穩健型的個人投資組合,還不妨加入防守力較強的高息股,例如股息率逾6至7厘的內銀股。建銀國際認為,在強勁的股息支持下,內銀成為全球市場動盪中的安全避風港,首選工行(1398),因在大型銀行中提供最具韌性的股息收益率,予「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6.2元。

安踏美的潤啤可留意

至於高增長股如龍頭科技股,何時才適合撈貨長揸?較穩妥的操作,是待美聯儲再度減息,美股港股都回升,屆時才分段入市。當然,若喜投機炒賣,短期大市走勢反正由消息和政策主導,那不妨奉行「好消息出貨、壞消息買入」策略,當然前提是控制注碼,並嚴守止賺止蝕。

論值博,除了具AI概念的科技股,個別內需股亦具炒上空間,原因是為抵消關稅戰帶來的衝擊、穩定GDP增長,內地勢將推出額外刺激經濟措施,如摩通預測,中國政府將在第三季度推出額外1萬億元人民幣的財政方案,以刺激內需。內需板塊中,除了上周本欄推介的小米(1810),以及今年初建議買入的泡泡瑪特(9992)外,還可留意體育用品、家電及飲料股,例如安踏(2020)、美的(0300)及潤啤(0291)等,因相信這類消費股受美國關稅影響較小,只要往後內地傳來谷內需消息定必爆上,可偷步小注買入。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