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九龍城扎根逾半世紀的粥粉麵店「黃明記」主要負責人之一的黃秀卿向本報表示,現時的經營環境與以往相比已是天壤之別。過往雖工作辛苦,但「只要努力做就會有回報」,毋須為生活憂慮。現時營運則要面對重重困難,每月營收較疫情前大減約一半,平均訂單價亦降低,主要靠街坊熟客幫襯捱過難關。
黃秀卿形容近年營運環境如同「洗牌」。她表示,疫情期間業主頻繁加租,食材價格亦大幅上升,油及生粉等必要食材漲幅超過三成。現時店舖仍堅持不靠師傅,自己手工煲湯打丸,希望盡可能降低營運成本。
她坦言從未想過疫情如此漫長,原本寄望疫情結束及通關後生意會有所起色,卻未料到市况反而更加艱難。她指出,以往每逢周五六均為「黃金時間」,消夜時間尤其座無虛席,每晚10時後都需要等位入店,忙至收工時仍見不少顧客在門外排隊。但如今一到周末及長假期「反而仲驚」,港人北上消費之下,盛况已不復再,認為要重回昔日榮景可能已是奢望。
她表示,雖然經營成本高企,但2022年最後一輪加價後,至今已3年未敢再次加價。因為「大家都知道難處」,希望市道低迷時與顧客共渡時艱。談及遊客對生意幫助,黃秀卿就表示「絕對不多」,並指店舖甚少依賴附近酒店及啟德體育園盛事活動。
啟德體育園自上周五(9日)起一連3日舉行大型演唱會,本報記者於上周末(10日)晚間再探訪黃明記發現,店內雖並不冷清,但就與黃秀卿所形容的疫情前人流情况相距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