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儘管去年本港樓市全面「撤辣」,銀行亦已減息,但樓價未能扭轉跌勢,全年還是挫逾6%。無意翻舊帳,但去年初大多數地產代理和樓市專家的樂觀預測,全錯了,何况如同筆者這類毫無炒樓經驗的老散,怎敢或有能力預測樓市走勢呢?所以,換個角度,同是談樓,但非估價格升定跌,而是分享一下各區居住環境的觀察,究竟哪區置業或租樓才最佳?
是的,以上問題問得有點多餘,因只要有少許common sense(常識)或現實計算,怎能簡單說某一地區最佳,一如股票或基金投資,哪隻股票或基金最好?畢竟要視乎個人的年紀、財力、家庭負擔及膽量等,而置業或租樓,還要看住戶的工作地點和性質,難簡單說住山頂或港島半山便最美好了。
况且,身家沒億億聲,談論搬往山頂只是癡人說夢話。現實,不用翻查什麼數字,大多數本港居民住的私人物業,樓價多是1000萬元以下。鎖定此樓價範圍,哪區最多人搬入居住?按筆者的觀察,將軍澳肯定數一數二。無他,該區新盤供應多,平均樓價較港島區便宜,面積大小選擇亦多,過去廿多年筆者身邊的親朋同事,從事各行各業的如教書、消防、護士、化驗、銀行、工程、傳媒至小生意人等,不管「上車」還是換樓,他們都揀了將軍澳。
眼見這麼多親朋同事搬入將軍澳,加上曾在該區工作,筆者也曾考慮從現居的沙田搬往將軍澳。然而,何以最終沒有在將軍澳置業或租樓住?或許,好些人如筆者,除了考慮居住地點的樓價和交通外,還有其他種種計算,感性的一面是「回憶」,又或慣性,住了沙田逾40年,懶得重新適應新區。
當然,現實計算的一面是,單論四通八達,無論北上、去機場、油尖旺或灣仔中環,以至個人喜歡前往行山的西貢或閒逛的深水埗,多年來沙田如大圍都較將軍澳來得方便(盼沒得罪將軍澳居民)。當然,相比十多廿年前的將軍澳,今天該區的配套和交通已大幅改善,但較港島、九龍以至沙田的新盤呎價,大多仍存在一定折讓,相信價格反映了筆者考慮的因素。
眾所周知,港島新盤平均呎價,難如新界新盤「相宜」;舉例說,近日市場焦點、新地(0016)旗下西貢西沙SIERRA SEA,發展商推出的首張價單158伙,折實平均呎價10,398元。可是,一談「點樣返工返學」及「有咩好嘢食」,相信不用筆者多解釋,何以港島區新盤平均呎價較高。以樓齡近7年、位於筲箕灣的形薈為例,按美聯物業網頁數據,近日成交平均呎價為15,051元。
再來一點「私心」分享,無論是筲箕灣的形薈,還是西沙的SIERRA SEA,個人都心儀。何解?前者近公司,前往中環或灣仔工作,又或覓特色菜既方便又選擇多,更不用說揸車只約15分鐘便可到達的石澳海灘了。至於SIERRA SEA,因筆者喜歡踩單車,此新盤位處的「西沙GO PARK」已去過好幾次,風景之美、價錢之相宜,建議各位不妨抽空親身去感受。回到老問題:置業租屋邊區好?還是老答案:視乎個人的財力、工作、家庭需要及日常喜好去選擇。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