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iPhone擬加價 避歸咎關稅 特朗普:已與庫克通話 料蘋果增投資

【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蘋果考慮以新增功能及超薄機身設計為由,提高今秋推出的新iPhone系列價格,盡量避免將加價歸咎於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即使蘋果多數設備仍在中國組裝。雖然中美兩國周一同意暫緩向對方徵收大部分關稅,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之初對中國商品徵收的20%「芬太尼關稅」,仍將適用於智能手機等產品。不過中美關稅戰降溫,意味蘋果在中國以外急於擴張產能的壓力可暫時緩和,蘋果股價早段升6%。蘋果供應鏈股份上漲,舜宇光學(2382)周一升近15%,高偉電子(1415)更升逾18%。

市場預期美聯儲毋須急於減息。芝商所美聯儲觀察工具(FedWatch)顯示,中美暫停大部分關稅後,交易員押注美聯儲7月恢復減息的概率由原本六成,降至四成左右,並預期9月才開始減息。交易員押注今年餘下時間的減息次數,亦由3次降至兩次。

市場推遲美聯儲下次減息至9月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一表示,在中美同意暫停大部分關稅後,已跟蘋果行政總裁庫克通電話,「我認為他會提高投資金額」。蘋果2月宣布,計劃未來4年在美國支出和投資超過5000億美元,以支持一系列專注於AI及半導體的項目。

特朗普昨表示,庫克將在美國為蘋果建造大量工廠,「我們對此充滿期待」。

中美貿易戰威脅到蘋果的供應鏈。為抵消關稅的影響,蘋果已盡量將進口美國的產品轉移印度生產。庫克早前表示, 4至6月季度運往美國的iPhone,將大部分來自印度。

不過熟悉蘋果供應鏈的人士表示,蘋果最賺錢的高端手機,例如Pro和Pro Max型號,迄今仍然由中國工廠承擔大部分生產。雖然印度工廠有能力生產Pro型號,但印度的基礎設施和技術能力,尚不足以支持中國目前能夠實現的大規模生產。富瑞(Jefferies)估計,蘋果去年在美國銷售約6500萬部iPhone當中,約有3600萬至3900萬部是Pro或Pro Max型號。

生產線遷印度 惟暫難取代中國

熟悉供應鏈的人士指出,蘋果不能僅透過向供應商壓價,來抵消中國關稅的成本,這意味除非能夠提高價格,否則其利潤率可能會受到擠壓。不過蘋果高層不想將加價歸咎於關稅。亞馬遜上月傳出,可能會為其銷售的商品標註關稅成本,被白宮抨擊為敵對政治行為。亞馬遜隨即澄清,這想法「從未獲得批准,也不會發生」。這促使蘋果尋求「損害最低的選項」,就是提高新iPhone價格,以維持利潤,並尋找關稅以外的理由,來解釋加價的原因。

按照慣例,蘋果將於今秋推出新一代iPhone 17系列。據稱,今秋的產品陣容,將包括一款更薄的機型,以取代目前的iPhone 16 Plus,後者目前在美國的零售價為899美元起(香港零售價由7699港元起)。蘋果此前預計,關稅政策將導致4至6月季度的成本額外增加9億美元,之後相關成本仍會增加更多。

參與供應鏈規劃的人士表示,審慎的做法,是假設美國對智能手機在內的中國商品所徵收的關稅,最終會高於印度和越南。這也是蘋果加快印度生產的原因。

去年全球有13%至14%的iPhone出貨量來自印度,預計印度今年的佔比將增長一倍。科技研究公司TechInsights指出,這仍不足以滿足美國和印度市場的需求。

(華爾街日報)

[國際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