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國際評級機構標普稱,中國房地產行業終於趨向穩定,預計今年內地一手房樓價將小幅下跌1%,一手房銷量可能降2%。中國政府今年將更重視房地產市場,以在貿易緊張局勢下穩定經濟,專注高端市場且融資渠道開放的內房股表現將最佳。
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背景下,標普認為政府對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需求更大,相信房價穩定有助支持中國關鍵經濟目標,即刺激內需。內地樓價已下行4年,明顯損害購房者信心,因樓價下跌令人民財富受損。自貿易戰開打後,購房者亦觀望為主,導致4月起復蘇又開始減弱。
標普認為政府為重建信心,在短期仍可能會推出進一步的支持政策,包括降低抵押貸款利率、放寬購房限制、加大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力度、購房直接補貼,以及直接收購開發商未售庫存,為潛在購房者帶來正面影響。即使近日中美貿易暫時「停火」,標普認為,尚有很大不確定性,最終稅率未有定案,內需及信心等對中國經濟有至關重要影響,穩定樓價將有助購房者信心,亦能帶動消費,認為中央樂見樓價、銷量穩定。
標普預測,2025年全國一手房銷售額將降3%,至9.3萬億至9.4萬億元人民幣,預計一線城市一手樓價將在2025年底前穩定下來,二線城市將在2026年第二季度前穩定下來。但低線城市樓價穩定需要的時間更長。截至2025年1月底,內地一線城市庫存水平為12.6個月,二線城市庫存水平為18.1個月,較2024年下半年的20至25個月已顯著改善。
另外,標普稱內房商或需重新思考商業模式,因中國房地產銷售額已較2021年峰值下降近一半,這次徹底規模縮減,需要新商業模式,開發商可能致力於維持規模而非追逐規模,專注於高端市場最佳去化率及現金流。標普又認為預售模式正在衰落,若全國徹底取消預售模式,開發商的經營現金流入將延長,所有開發商將不能再採用快速周轉模式。部分高線城市的地方政府已取消指導開發商房價,這將令房企有更大空間來提高價格,並在產品差異化展開競爭。開發商需要擁有更良好融資渠道,以實施土地儲備策略。